《脾胃论》:清神益气汤
相关推荐
-
治肺胀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肺胀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肺胀病的症状, ...
-
内伤头痛专题(二十八)——李东恒——补中益气汤
内伤头痛专题(二十八) 金三友整理 二十八.李东恒--补中益气汤 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 ...
-
李聪甫:脾胃学说与“形神合一论”
东垣著<脾胃论>,是一部最早的脾胃病专著.脾胃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脾胃中元气旺盛,则内充脏腑,外溉经络,全身都得到营养的输送.这不但保证人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四三)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在四二这个案例里,为什么要用四逆汤开手,后用理中汤,而再用补中益气汤收功呢?因为脉弦大. 四逆汤证,理中汤证(附子理中汤实为四逆汤合理中汤)脉多见沉细,细弦,细微等,这是少阴篇里面的脉微细,或 ...
-
李氏清暑益气汤析义与应用
著名医家李东垣所创清暑益气汤,为治疗"长夏湿热胃困尤甚""暑伤胃气"的方剂.全面理解该方的组方思路可以认识暑证治病特点.李东垣脾胃病学说.临床上,李氏清暑益气汤 ...
-
【清神益气汤】
戊申六月初,枢判白文举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虚损病,目疾时作,身面目睛俱黄,小便或黄或白,大便不调,饮食减少,气短上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至六月中,目疾复作,医以泻肝散下数行,而前疾增剧. 予谓大黄. ...
-
清热益气健脾祛湿靓汤——淮山胡萝卜鲫鱼汤
炎热潮湿的小满时节,阳气旺盛生长,闷热与潮湿并行,与之而来的因空调.冷饮等贪凉而导致的湿邪停滞易耗伤人体的阳气,尤其是脾阳,脾是承担运化水湿功能的重要脏腑.养生除了要养心还要健脾.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 ...
-
人参清神汤
人参清神汤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当归.白术(土炒).麦冬.陈皮.酸枣仁.黄连(酒炒).茯苓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痂不满,昏迷沉睡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糯米,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 ...
-
【温清止泄汤-主治脾阳不振、湿滞化热之泄泻】
温清止泄汤: 健脾益气,振奋脾阳,清热化湿,行气导滞: 主治脾阳不振.湿滞化热之泄泻. 组成:制附片3克(先煎),干姜3克,红参5克(先煎),酒大黄6克,槟榔9克,木香9克,白头翁15克,甘草6克. ...
-
小剂量清热补气汤,治疗顽固性心衰验案
这是一位风湿性心脏病多年的患者,此前先后多次因心衰入院治疗,疗效欠佳,出院后一两个月症状即反复,再次入院.此次入院病情较重,喘憋不能平卧已近两周. 患者瘦长体型,腹部偏大,面色虽潮红,但整体是色暗而无 ...
-
太子参当归治精神分裂症:太子参、当归、磁石、青礞石、生龙、牡砺、茯神各20~30克,生赭石20~60克,生铁落20~40克,黄连、黄芪、沉香、远志、制胆星、石菖蒲。清神解毒,活血化痰。主治精神分裂症。
太子参当归治精神分裂症 太子参.当归.磁石.青礞石.生龙.牡砺.茯神各20-30克,生赭石20-60克,生铁落20-40克,黄连.黄芪.沉香.远志.制胆星.石菖蒲.莪术各6-10克,粉甘草.芒硝 ...
-
【清脑通络汤:中风先兆(小中风)】
清脑通络汤 [组成]草决明30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山楂15克,丹参15克,磁石(先煎)30克,菊花12克,葛根15克,地龙10克,豨莶草30克,川牛膝15克,水蛭6克. [功效]清脑降压,活血 ...
-
今日推荐——“清脑通络汤”预防中风有奇效
湖北老中医:卢新民 "清脑通络汤"将中风扼杀在萌芽阶段. [大师手记] (中风)应早发现.早防治,若在中风之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和调养,防患于未然,才是阻止或延缓中风发病的 ...
-
听一曲《栖霞钟声》疗心清神,忘世脱俗
© 点击上方,聆听最美音乐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山, 是我国四大名刹之一, 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是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栖霞寺到了秋季, 入目皆是金色,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