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文化与早期中华文明”学术考察活动综述
相关推荐
-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博导秦大树教授来景德镇学院讲学(图)
大江网·景德镇频道 2018-06-07 15:18:05 来源:中国江西网 编辑:肖文忠 作者:王靖淇.张灿 中国江西网景德镇讯 通讯员王靖淇.张灿报道:6月3日下午,人文系3D学术报告厅座 ...
-
“从兴隆洼到三星堆·金沙——岫岩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郑阳)5月16日,由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从兴隆洼到三星堆·金沙--岫岩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今年3月,在时隔三十余 ...
-
杨朝明主讲“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第二讲
9月16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主办的"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第二讲,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逸夫楼举办.本次公开课以<中华礼乐 ...
-
玉器在早期中华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
玉器在早期中华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
-
三大特质熔铸早期中华文明基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优秀的文明基因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在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已经形成三个基本特征.2011年12月10日,仿司母戊青铜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 ...
-
早期中华文明学习笔记:人类起源之谜
人类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当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后,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 ...
-
挖掘长城文化内涵 打造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编者按]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最具凝聚力.感召力的精神文化象征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民盟中央认为,对长城文化内涵进行高度提炼,打造.展示和推介长城文化标识,对构 ...
-
天道文化:研究中华文明的一条脉络
天道之始,乃上古先民观测日月星辰,并进行记录,乃至联系现实的物候,季节,寒暑等现象,进行的规律总结.从公元前一万八千多年前的考古,就已经窥探到上古先民运用八卦记录日月星辰变化的内容. 天道规律经过上万 ...
-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江林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既需要从人类文明起源之处探寻文化早期的发祥,也需要从文明比较 ...
-
东夷文化与中华文明——“第七届东夷文化论坛”学术综述
作者:杜庆余(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第七届东夷文化论坛"日前在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数十位专家学者,结合历史文献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