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十八)厥阳
相关推荐
-
龙胆泻肝丸,上清肝胆实火,下利肝经湿热,泻中有补、降中有升
龙胆泻肝丸,总体来看属于清脏腑热剂,功能主治为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肝胆实火上炎症,包括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肿等:肝经湿热下注证,包括尿赤.小便淋漓.妇女带下黄臭.阴肿.阴痒.阴 ...
-
陈意学术思想撷英
陈意教授是第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精于中医经典,长期坚守临床一线.临证诊疾,以辨证论治为先,认为八法中当增涩法,并以和法统八法:遣方用药尤重调理气机,养生治病不忘调畅情志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八)上工治未病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杂病的范围牵扯很广,但是所有的方子基础都在伤寒论,所以一定要有伤寒论做为基础,伤寒论的观念是同症同治.金匮就是因为病的种类比较多,症状又都不一样,但是诊断方式还是以阴阳表里虚实 ...
-
18.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金匮要略|第十八集
就会补回来.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八味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枚炮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日再 ...
-
28.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金匮要略|第二十八集
这种就比较危险哦,这个条辩我刚刚讲过,这个怎么突然跑出来哦,对经这个这个很多东西我们我们过去哦失落的很多,哦,这一篇呢,本来就是腹满寒疝宿食,刚刚腹满跟寒疝我们都介绍过了哦,到大乌头贴,到乌头汤,乌头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十)脏虚治法
中医是辨症论治,就叫做上工治未病,如果要等到生病后才开始治疗就太慢了!内经的经义比西医学更广,西医学只限于局部在脏腑里面.但是,像小建中汤为治肝补脾不二法门,这不是法则,误用则大误病情. 小建中汤只是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十二)望诊
第五节望诊[原文]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色,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痓,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十四)望诊
[原文]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不治. 我们平时吃的食物,进入到胃里,有八分会从胃进入到小肠,有两分留在胃的下方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十五)脉象与四时
[原文]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当医生,一定要能分阴阳,能分阴阳的医生就是好医生,很多医生是不会分阴阳的,西医就不会分阴阳. 寸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十六)不及与太过
[原文]问日: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末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十九)生死两途
[原文]师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日:唇口青,身冷,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府,即愈. 寸脉指的是阳脉,指的是上焦,指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