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江湖遇到新环境
老江湖遇到新环境
渐新堂
一辈子有很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差,也算得上是出行的老江湖了。
可是,昨天却遭遇到了新情况——乘动车却没有按时上成车,被迫改签。
提前25分钟进站,却因为机器不认我的身份证而改用其他闸机,行李箱过安检时又忘记了手里提的大纸袋。
到了候车厅,只听得广播喇叭不断地提醒,到宜宾的旅客赶快检票上车。这时候心想,可能下一趟马上就该催促我们这一趟了。一等再等,似乎不对头,马上去问检票的,说,提前5分钟不得进行检票了。我说还得赶飞机,能否给进站,这时,闸机也关闭了。头脑里突然蒙圈了:改签,还能够赶得上飞机吗?
这时,进一步询问才知道,上行的动车这一趟检票在二楼。
这真是出人意料,小小的四线城市,很多地方虽然预留了二楼检票,而实际上都没有启用,所有的的检票大都在一楼啊。
时间不等人,马上出候车厅,去到售票厅改签,前面有十多人,也只得等待。一改,时间久往后推延了80分钟!没有办法,只好看下车后的飞奔,能不能在45分钟内跑到登机口。
再次进入候车厅,仔细去寻找我刚才所犯错误:居然还真的在二楼检票,虽然寻找很难,字号小且车次数多密密麻麻一大堆;显示屏只显示了各个车次的检票时间却不像其他地方还有巨大的显示屏进行重要的分流提示以及还有人站在电梯处提醒,这里自然也没有提示哪些车次在二楼检票,大厅里也没有任何文字提示乘客的分流,更没有咨询台服务中心之类的,估计也都是本地人乘车为主,管理者大概也认为无须乎去做这些提示与说明。
自己却以为其他地方都有这些基本的人性化的提示服务,减少乘客不必要的损失与折腾。作为旅游城市,也应该且一定会有的,动车高铁的服务全国应该是一个标准一种规格要求。
到了检票进站排队乘车,先到了的五六个人排成纵单列,我心想现代化也在改变人的素质居然也在学会排队时,突然后来者又开始另外站一列,其中不乏衣冠楚楚的优雅者。我无事找事小声询问:这里动车开通两三年了,还是不习惯排队?两夫妇模样的知识分子插嘴说,站在这里(另一列),等你们上完了再上车不行吗?显然在维护本地形象。我回答道:当然可以,非常好。
车一来,另一列的最前面又加塞一人,两列外的人突然又来挤,大约四五列同时比拼力气,陋习要改还真的很难。
其实也简单,车站的工作人员稍加要求,几个月下来应该不成问题。2000年前去大连看到公共汽车站台,就设有约一米的排队站队钢管,乘客自然形成规律。香港的垃圾倾倒大海罚款8000——1200,并关禁闭七天,上世纪看到的维多利亚海湾就干干净净,这些陋习是需要多管齐下,才能够逐渐形成文明习惯的。随地吐痰,在很多地方已经基本消失,吐痰的一代两代人差不多都先先后后离开这个世界了。
上车时,那两夫妇说最后上车的知识人,依然参加了用力挤进车门的行列。我只有对他们,他们也对我相识一笑。
车站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一旁远远地看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