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为何流传熊廷弼没有死,而是使法术逃脱了?
有明一代,为辽东之事,多少精兵良将身陷其中,虽死未悔。经略辽东乃是苦差,派到那里的大官们,就没几个有善终的。从袁应泰到袁崇焕,莫不如此。
今天要讲的,是曾主事辽东的熊廷弼死前的一些怪事。
按《明史》,“廷弼、化贞并论死。后当行刑,廷弼令汪文言贿内廷四万金祈缓,既而背之。魏忠贤大恨,誓速斩廷弼”。

不过,据清末明清李岳瑞《悔逸斋笔乘》中记载,“东莞袁督师之冤死,由清太宗用间,其事人人知之。读会稽泰颛先生大来《称阳杂录》,乃知熊襄愍之死,亦魏阉受清赂所为”。
依此讲法,魏忠贤这所以想速杀熊廷弼,乃是受了清朝金银,免得夜长梦多,重新起复,岂不对清又是一大威胁——证据嘛,等下讲。
熊廷弼在狱中,“日以囊布系颈,向空而拜”。
囊布就是布袋子。系在脖子上,里面似乎还装了点啥东西。
狱卒们自然觉得很奇怪。便问为何如此。
熊廷弼答,“囊中贮谢恩表,故望阙百拜,冀上达天听也”。
狱卒不免一笑,你一囚犯,如何能上达天听?
这下轮到熊廷弼大笑了,笑过之后,说,跟你们讲也不懂,算了,不讲了。
此为奇事一。
到得天启五年(1625)八月,魏忠贤们的活动,终于起了作用,朱由校下定决定,要把熊廷弼杀了。

临刑日,夜半取以出,曰:“有旨处决。”曰:“已知之,”颜色阳阳如平常。
圣旨才下,他却已知,此奇事二。
出了监牢,“火炬中拥之行,至西市戮之,声如斫木革然。再视之,乃狱中所枕长枕也,而襄愍已不知所在矣。”
一刀砍下去,声音像砍木头一般,再看地上,只有熊廷弼狱中所用的枕头,哪里还有他的影子啊?
此奇事三。
监斩官懵了,急派人报告魏忠贤。
按常理,出了这等怪事,魏忠贤会觉得不知所措吧?
他却“怃然”,似乎早有所料,讲“吾曩闻此公有异术,尚未之信,今果然。然断不可声言,事泄将何以对东国?”
清国处于东方,故他称清为东国。这就是受了清朝钱财的证据。

(图取其义)
熊廷弼不见了,总得有个交待啊。于是“急取狱囚貌似者戮之,而传首九边”。
然则,传首九边是真的,熊廷弼没死却是假的。这等奇事,显然太过于难以相信。
这应该是民间对其惋惜而编出来的故事,反应了民众的好恶。坏人遗臭万年,好人流芳千古,一时之间或黑白难分,历史终究会有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