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蹩脚”律师梦“痴语”

我应约做《律师说法》电台节目,主持人让我写稿子,为了完成任务的我挑灯夜战,键盘被敲打了三小时,赢得了主持人临时招安,成为了一名律师嘉宾,但,喜忧参半。喜得说话的机会,忧难普通话。赶“鸭子上架”的我,忐忑的小确幸之心煎熬了半个时辰,雅人韵士风度随着电波的飘出荡然无存,剩下律师人的思考。“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你聆听“律师说法”,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山东元格律师事务所封建国律师┄┄”,漂亮的主人伴着标准含有磁性的普通话展开了电台的直播。

在主持人的引领下,我费力的普通话传递着眼前稿子上晃动的字迹,影响了我的思路和侃侃而谈的风格。我听不清自己的声音,大脑神经支配着语言流露着自己的思想。本来以宣传法律为目的的普法教育节目,因在新春之际,讲给听众的是愉快之中的思想教育,欢快的题目加之富有哲理的内容,理论和实例充实着电波。我不知道听众喜欢还是不喜欢我的分享,不知道依传统文化讲解的方式欲使每个人自身修养的提升是否起作用。但主持人标准的普通话和娴熟的主持技巧与我“蹩脚”的普通话撬动了我的心,激发我对“律师”的思考。
古时称“律师”为“讼师”“状师”“刀笔先生”但不“入流”,不在“三教九流”之内,不被人所尊敬。现在的“律师”为社会认可,还存乎“肃严、公平、正义”的光环。初涉社会的年轻人励志“入伍”,实现“高、大、尚”的远大理想,现任的“资深”也自夸“亏得贵行”才有今世的“光鲜”。理想家的“誓言”碰撞了梦想家的“梦魇”, 前世今生的互动撞响了现实的“钟”。

踌躇满志自以为是全科大夫,无所不能,高明的医术加八面玲珑的情商,万事俱备,就等着坐在上流社会的沙发上喝咖啡。走街串巷去济世救人的奔跑,累的坐在大街上喘着粗气,还不忘纠正自己的领带荡漾在胸前。环视无人,瞬时走进一家酒馆,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A4的皮包中摸了半天,排出一张大票。一饮而尽,吐着酒气嘀咕“不识真人”,为自己“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怀才不遇”打着抱不平。

借着酒精的兴奋半夜翻动着法律规定和审判指导案例,征战明天的对手和油盐不进的法官。不觉的恨起颜真卿先生不早告知我“三等灯火五更鸡”的真谛,又思念南郭先生的吹笙技巧。

随着电波飘逸,主持人示意我看看额头对面的时间显示牌,律师本能的洞察力明白节目尾声的到来,是总结的时候了。
人生是一场修行,君子务本,厚德才能载物,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我虽不能“成圣成贤”,但要依“圣贤”为学习的榜样,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节目结束,我还沉醉在教育别人和自我反省中,作为律师的我应该怎样总结呢?怀抱着律师的五味瓶,千言万语无法自我励志,“下笔难描纸犹新,欲言羞道语未成”,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滋味顿悟。我在挑选我的励志词,“斩名关,破利锁,俯仰无愧作,海阔天空我自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搜遍了我脑袋的储存库,未找到适合我的警世名言。只有凉水净面,唤醒我的初心,于是乎我跨上我一年级的书包在律师道路上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