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说中医第二期:中医所说的“经络”真实存在吗?

编者按:“书说中医”栏目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光明网共同推出,精选优质中医药科普图书,普及中医药知识,带您一同感受中医药文化。

本期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游云

经络是中医学中特有的概念,是人体运行气与血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多直行而分布深。“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别出的细小分支,多横行而分布浅。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各部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保持人体功能活动的整体协调与平衡。

现代研究揭示了穴位的形态学位置:以结缔组织为基础,连带其中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等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之中,形成具有综合复杂生理功能的某种生理结构。在与穴位相对的深层结缔组织结构中,富集钙、磷、钾、铁、锌、锰、铬等元素,尤其钙元素(重要的信使物质、参与各种生理活动)的含量是骨骼外其他组织的十倍甚至百倍。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经络系统中,就其分布特点和功能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经脉中又以十二经脉为主体,还包括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络脉中包括十五条大络,以及难以数计的浮络和孙络。

大家可以记住下面这几个常用的穴位,在某些情况下,按压这些穴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两寸处,如果出门坐车晕车头痛就可以按压内关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的上部,屈膝时外膝眼的下三寸处,在肚子胀痛、恶心呕吐的情况下按压足三里穴可以缓急止痛。

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处,头痛时按压风池穴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本文摘自:游云《叩开中医药学之门》

来源:光明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