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饮咳喘案分享(摘自刘渡舟医案)

张某,男,40岁。
患咳喘病多年

喘咳痰多,脉弦,舌苔水滑。观其面色黧黑,辨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的小青龙汤证。

麻黄9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细辛6克 五味子9克 半夏9克 白芍9克 炙甘草9克 二剂。

服药后喘咳明显好转,转用茯苓桂枝杏仁甘草汤加干姜、五味子,又服三剂,喘咳得以基本控制。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用治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或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或膈间有支饮,凡属寒饮内伏,上射于肺所致的咳喘,皆有明显功效。

本方合干姜、细辛及麻、桂于一体,辛烈走窜,虽然药力峻猛,但只要掌握好辨小青龙汤证的几个环节,临床运用则效如桴鼓。

①辨气色:寒饮为阴邪,易损伤阳气,使阳气不能上荣于面部,而面呈黧黑之色。或双目周围呈现对称性黑圈,叫做“水环”;或头额、鼻柱、两颊、颏下之皮肤出现黑斑,称为“水斑”,二者统称“水色”。

②辨脉:寒饮内伏的脉象多见脉弦或沉弦,如果是表寒内饮,则多为浮紧之脉。

③辨舌:寒饮内伏,是由于津液凝聚不化所致,所以舌苔往往表现为水滑或滑润,而舌质一般为淡嫩而胖。

④辨痰涎:肺寒气冷,津凝为痰,所以咳喘往往多痰,或痰涎清稀不稠,形如泡沫,落地为水;或痰稠但明亮晶彻,状如鸡蛋清,冷如凉粉。

⑤辨咳喘:或咳重而喘轻,或喘重而咳轻,或喘咳皆重,但必定是咳逆倚息不得卧,平卧则加剧。

⑥辨兼证:寒饮内伏可以兼有或噎、或呕、或小便不利而身肿、或头痛发热等证,都是由于水饮随气机流动而引起。

以上六个辨证环节,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依据,但六个辨证环节并不必悉具,只要有其中一两个主证,便可使用小青龙汤治疗。

小青龙汤治疗重证寒饮咳喘,疗效卓著,屡用屡效。但此方辛烈峻猛,能伐阴动阳,下拔肾根,用药必须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0)

相关推荐

  • 水气证的辨证施治

    一.水气的概念 此处水气非指有形之水肿病.古人对水气的概念,认识也颇不一致,有人认为水气是水之寒气,如成无已注水气上冲时说:"水寒相搏,肺寒气逆":也有人认为水气即是水饮,如钱天来 ...

  • 刘渡舟治寒饮咳喘案一则 – 经方派

    张某,男,40岁.患气喘病多年,每当发作之时,自服"百喘朋"能缓解症状.此次犯病,发作严重,又来求取"百喘朋".当问及为何不愿服用汤药时,才知道原先曾服中药无数 ...

  • 傅论刘渡舟医案:二剂桂枝加葛根汤完治口眼歪斜案

    [刘渡舟医案] 张XX,女,26岁.在乘长途汽车回家途中,靠窗倚睡而受风,回家后,突然感到左侧面部肌肉拘紧,口眼向左侧歪斜.脉浮,舌苔白润. 风邪客于阳明经络,治疗当以祛风通络为主. 桂枝9克    ...

  • 刘渡舟医案之小结胸证案

    孙x x,女,58岁.胃脘疼痛,按之加甚:且心下部位有一包块外鼓,大如鸡蛋,按之濡软而不硬.饮食正常,但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脉弦滑.<伤寒论>说:"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 ...

  • 【刘渡舟医案】腹痛案

    张×,女,32岁. [辨治经过] 每当午后即觉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腹肌向内抽掣拘急.饮食二便基本正常,但月经衍期,每次行经需10天左右,经色黑紫,挟有血块.脉弦细如按刀刃,舌质绛紫,苔薄白润. 证属脾之 ...

  • 傅评刘渡舟医案:桂枝加芍药汤治疗虚利案

    王XX.男,46岁.因患急性细菌性痢疾未经彻底治疗而转为慢性菌痢.大便下痢,挟有红白粘液.每日少则三四次.多则五六次.来势甚急,常常来不及登厕就内污衣,但又后重坠,大便排而不尽.伴腹中隐療痛,肠鸣作响 ...

  • 刘渡舟医案:浮肿八年,三剂肿消

    刘渡舟,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 ...

  • 伤寒杂病论—刘渡舟医案

    第一个医案,闫云科,比较标准的太阳表症,脉象是浮数无力,还是属于桂枝汤症.那个人,咳嗽咳不停,恰好喝水的时候,发现那个人想要喝的是热水.然后他的痰比较稀,而且遇到冷就咳.所以他觉得这个人的咳嗽,不是肺 ...

  • 嘴唇干裂,只因大便不通!经方大师刘渡舟医案,通便养唇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中医方剂学> 昨天,有朋友在后台跟我说,冬春之交,天干物燥,很多人的嘴唇又开始干裂.起皮甚至出血了.我是不是该说说嘴唇干裂的事儿呢? 我觉得,很有必 ...

  • 【中医】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 刘渡舟医案:姜x x,男,17岁.入夏以来腹痛下利,每日六七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