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隆昌石牌坊(清.国五)(四)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地方官员,在其任职的地方被立石牌坊旌表、纪念,这是一种莫大的殊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此类牌坊均需地方士民上表请求,皇上“恩荣”降旨才能建造。然而,令人不胜惊讶的是,在一个小小的隆昌县的县城,竟然立有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短短26年间的五位县令的五座“德政”牌坊。如此之短的时间内,立如此之多县令德政坊,实堪称中国历代以来世所罕见的“奇观”。

北关牛树梅(隆昌知县)德政坊,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牛树梅德政坊位于隆昌 县城北关道观坪,是隆昌县城石牌坊群从北到南的第3座,也是五座县令德政坊中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牌坊通高7.7米,面宽6.7米,为四柱三间三重檐五滴水仿木青石结构。各层楼盖檐下额枋均为镂空石雕镶嵌而成,是隆昌石牌坊中唯一的一座镂空雕刻牌坊。

牛树梅德政坊匾额为“民之父母”、“乐只君子”

牌坊的额 枋、花板上用象征性的手法雕有“五福 捧寿”图、“福禄寿喜”图、“平升三级” 图和“八宝”图等各级图案,以表达对牛树梅的称颂和祝福。根据牌坊字板铭文和地方史料记载,牛树梅任隆昌县令虽仅一年,但做了许多好事。他支持创办“恤嫠会”,使大批孤苦穷困无助的寡妇孤儿获得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他减少徭役,禁娼缉盗,劝农桑,兴教育,戒科饮,抑胥吏,禁强暴,鼓励节孝乐善,以淳民风。他经过访查和审理旧案发现,官吏多有私贪腐败之行、衙役有敲诈勒索之事,即行整肃吏治,发布告示,坚决查处舞弊,革除腐败之行。他清慎廉洁,律己极严,每至乡村,则独坐一骑,从者几人,而饮食舆马之费自己薪俸开支。他疾恶如仇,爱民如子,立下审办案格言:“勤听断,少臆断,不枉断,公而断,断而公”。

在办案中,他排除舞弊干扰,公正而断,为民伸冤,替民作主。他常晓谕属下“惟乡间民众受害最烈”,他要求官吏衙役办案务求勤勉,“当官作差者一日不勤,下必受其害,案必受其染”,要求做到“案无留牍,讼无冤狱”。同时,牛树梅理政又不同于一般人,他既凛然威严,又平易近人;既果毅严肃,又幽默诙谐,总是以平常快乐之术,布施君子之道,使人乐意接受劝诫,心悦诚服。
在牛树梅的治理下,一时隆昌吏风大治,官风日扬,民心大振,出现了“匪踪敛迹,人归乡里,安堵无虞”,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正因为如此,所以牛树梅深得人心,百姓都称他为“牛青天”。

为了旌表牛树梅的“德政”业绩,道光皇帝特御书“德政”二字制成五龙竖匾,嵌于牌坊南北明间顶楼檐下。五龙“德政”匾额下,牌坊明间正背两面的横匾额上镌刻着“民之父母”、“乐只君子”的题字。牌坊的四根立柱上,正背两面题书有6副颂扬牛树梅的楹联:“读十年书,从政能兼果达毅;作万家佛,居官不愧清慎勤。” “清廉不必鱼生爸;仁爱尤欣凤集庭。”“敦俗劝农桑,衣衣我兮食食我;育才隆学校,风风人而雨雨人。”“翰款免零星,鹅洞苍生沾子惠;粜平逾数月,隆桥黎庶鲜庚呼。”“槐幄风清牛刀小试;蓬峰浑溥骥足终登。” “室尽鸣弦口碑共表三岑异;案无留牍心境偏愈一叶清。”

北关刘光弟(隆昌知县)德政坊,立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

刘光第德政坊位于隆昌县城北关道观坪,是隆昌县城石牌坊从北到南的第5座,在五座县令德政坊中建造年代排列第二,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 1846年)。牌坊的形制、高、宽与牛树梅德政坊相同,南北明间顶楼檐下均嵌有五龙“德政”竖匾。牌坊明间正背两面匾额上分别题书有“仁心善政”、“政成化洽”八个大字,这八个字正是刘光第“德政”的集中体现。

刘光弟德政坊匾额为“仁心善政”、“德成化洽”,

据牌坊字板铭文和地方史料记载,刘光第任隆昌县令后,亲自带领部下与潜入本县南部屡屡伤害百姓的盗贼展开枪械大战,最终击败猛盗,保护了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刘光第4次出任隆昌县令,前后累计达12年之久。他为官清廉,“薄于自奉,出则裁卤薄(官吏外出时的前导),居则省厨傅”。他对百姓的疾苦极为关心,看到隆昌街头乞丐甚众,便带头捐出半年俸禄,向全县发出倡议修建栖流所,收容乞丐,使一百多名无家可归的人有了一席安身之地,免于冻死、饿死。进而他又请来石匠、木匠、泥瓦匠、弹花匠等师傅,教这些乞丐中有劳力的人学手艺,使他们有了自力更生谋生的手段。在被收容的乞丐养好身体后,他又发给路费送回原籍。
回龙观是古隆昌八景之一,既是县人游览胜地,也是隆昌士子心中圣地,但因年久失修而倾颓。刘光第倡议进行修复,并带头捐出俸银,还亲自规划设计,组织施工队伍,准备材料,终于使回龙观重新大放异彩,县人振奋,文运再开。正由于刘光第有如此 “德政”,故牌坊的字板铭文称赞他:“抚我黎元,惠我兆庶,不徇不阿,以忠以恕,德洽与情。” 牌坊次间的匾额上刻有緬怀他的“民说(悦)”、“怀之” 4个大字。
(0)

相关推荐

  • 隆昌 古驿道上的牌坊奇观

    杨柳桥.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西出"渝西第一镇"荣昌安富,进入隆昌市李市镇,跨过翠竹掩映的杨柳桥,经"绾毂渝泸"的云峰关,出"立体史书 ...

  • 传统建筑考察之隆昌石牌坊

      牌坊,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隆昌,被称为"中国石牌坊之乡".对牌坊的第一次有目的性的考察,我选择了隆昌.考察时间为2018年2月19日(农历戊戌年正月初四).隆昌的牌坊 ...

  • 【西南作家•随笔】 周晓霞/此刘光第非彼刘光第

    西南作家·随笔 此刘光第非彼刘光第 周晓霞(四川隆昌) 近日,吾师莅临隆昌,余伴师闲游北关之牌坊. 隆昌现存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谓之"中国石牌坊之乡".现存牌坊17座,均 ...

  • 川南行:欣赏隆昌石牌坊群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早闻隆昌的石牌坊群,想去一睹风采却一直未能成行.后来 ...

  • 内江隆昌古牌坊群

    隆昌在打造"川东第一县"中,将"三古"文化开发作为旅游新县的重点之一.这组"古牌坊"照片是2005年元月在即将修缮和改造前的原貌,十分珍贵.

  • 四川——天府一绝的隆昌石牌坊

    根据同行旅友的推荐,我们在2011年4月29日来到隆昌.早晨6:40时北门车站发车,成都--隆昌,每人票价61元,大约在10:10时到达隆昌,客运站的对面酒店--四海逸家刚刚开业1年,条件不错,特价房 ...

  •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四川内江名胜)

    隆昌石牌坊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名胜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名胜甲天下.古今名人来到这些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往往触景生情, ...

  • 武斌:【游隆昌石牌坊驿道】(散文)

    游隆昌石牌坊驿道 ◎武斌 [作者简介]:武 斌,1971年9月出生,男,汉族,山西临猗人,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高级工程师,理学博士.2007年开始业余写作,2008年陆续在<地 ...

  • 四川隆昌石牌坊(清.国五)(一)

    隆昌石牌坊位于中国四川省隆昌县境内,是汉族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现存清代时期的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 现存石牌坊共17座,石碑4座,分别分布在隆昌县城北关和南关,其中北关(道观坪) ...

  • 四川隆昌石牌坊(清.国五)(二)

     根据当地老人介绍,在明.清期间,这里的孝子牌坊.德政牌坊.百寿牌坊等个性突出的各式各类牌坊近70座,而现在仅有17座,其余50余座石牌坊均遭不幸. 位于县城北面的郭王氏节孝石牌坊,所表彰的是一位郭氏 ...

  • 四川隆昌:南关石牌坊

                                                             

  • 四川隆昌一位百岁老人的真实故事,讲透人生大道理!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同我一个单位的同事的父亲年近百岁,喜乐仙逝,我夫妻闻息,急忙从成都彭州出发到隆昌去悼念,因同事与我是铁哥们,老人共养了三男二女,我同事在家是老大,其下俩个老二,老三均与我熟悉. 我 ...

  • 【西南文学•特稿】曾令琪 周晓霞/四川/小城里的大剧院——访四川隆昌市莲峰大剧院

    西南文学·特稿 --微刊总第1371期--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简介] 周晓霞,中 ...

  •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古建筑群(明、清.国五)

    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 ...

  • 福建罗源县陈太尉宫(宋至清.国五)

    陈太尉宫位于福州城北75公里处罗源县中房乡(旧名曹峰).原是陈苏祠堂,建于宋代,,穿斗式构架,木结构. 陈太尉宫正门 建造者为陈苏.南宋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陈苏被加封为"显佑嘉应侯王 ...

  • 走四川——隆昌古堡鬼市的云顶寨

    走四川--隆昌古堡鬼市的云顶寨 我们来到隆昌打听当地的旅游景点,被推荐有牌坊,云顶寨,古宇湖.牌坊已经看完了,湖就不想看了,只有选择云顶寨,因为隆昌也是临时决定游览的,所以没有做"功课&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