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地部·卷十三
相关推荐
-
以鄂州为中心方圆数千里内至少有数百座三国时期的烽火台
武昌防御的加强,还体现在都城附近建立了烽戍,以侦何敌情,传递信息.孙权攻占荆州之后,在长江沿岸上下数千里内设置了烽火台,西至峡口,东达吴郡.东晋庾阐<扬都赋>注曰:"烽火以炬置孤 ...
-
历史上鄂州还曾经是茶叶之都
"三月春风剪嫩芽,村中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唤郎早采茶."这是一首流传在鄂州的采茶歌. 宋代鄂州(今属湖北)茶租正额外的无名科敛. 市茶起于景德三年(1006),咸宁饥荒 ...
-
明一统志卷五十九
湖广布政司 湖广古荆州地汉置荆州部刺史领南郡江夏长沙武陵桂阳零陵等郡国而不常所治东汉荆州初治汉夀后治江陵唐贞观中领以山南道开元间増置十五道采访处置使而山南东道治襄阳以诸郡之兼分入黔中淮南及江南西道后 ...
-
北宋《太平寰宇記》卷103---112鄂州---122夜郎。江南西道
江南西道宣州,元领县十,今六:宣城 泾县 南陵 寜国 旌德 太平.四县割出:当涂建太平州广德置军溧水入升州溧阳入升州州境.风俗:汉书云丹阳郡本属扬州吴地斗宿分野其人巧而少信多女而少男江南卑湿丈夫多夭大 ...
-
屈原的《哀郢》和《涉江》两部作品中都描写过鄂州!
屈原,名平,字原,湖北秭归东北乐平里人,生于公元前340年(楚宜王三十年),卒于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享年62岁. 楚国崛起于江汉地区,武汉及鄂东一带均属楚国本土.那时,不仅政治上.经济 ...
-
说“鄂渚”
说"鄂渚" "鄂渚"一词,作为地名,由来已久.然而,具体所指何地?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歧义甚多.细读古代诗文与地方志书,就会发现,在不同的时期,"鄂渚 ...
-
卷三十五 ○江水三(2)
又东迳州陵新治南,(守敬按:新治在故城之东,未详何时徙.)王莽之江夏也.港水东南流注于江,谓之洋口.(守敬按:水在今沔阳州东南.)南对龙穴洲,(守敬按:洲在今嘉鱼县北.)沙阳洲之下尾也.洲裹有驾部口, ...
-
历史上鄂州的地域变迁
历史上鄂州的地域变迁 鄂州(国)历史上的地域到底有多大?变迁又是怎样的?至今仍然是个谜.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探究,根据有关文史资料的记载,应该是这样的: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分鄂县南为阳新县.(距 ...
-
西陵故城寻踪 东楚网
编写<黄石文化简史>,城镇演进,无法回避. 城镇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落,乃至一代文明的缔造和泯没,多见诸于城镇文化的兴衰历史. 就黄石而言," ...
-
太平御览·羽族部·卷十三
○鹰 <春秋运斗枢>曰:涯掴星散为鹰. <礼记·月令>曰:惊蛰之日,鹰化为鸠. 又曰:七月,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 <左传·文公十八年>曰:季文子使太史克对绪瀚曰: ...
-
太平御览·兽部·卷十三
○驴 <说文>曰:驴,似马,长耳也. 何承天<纂文>曰:驴,一曰漠骊,其子曰〈马蒙〉. <史记>曰:匈奴奇畜即驴.骡也. <汉书·西域传>曰:乌桓国,有 ...
-
太平御览·资产部·卷十三
○陶 <礼记·檀弓>曰:有虞氏瓦棺,(始不用薪也,有虞氏上陶.)夏后氏堲周.(火熟曰堲.烧士冶以周於棺也.或谓之土周.) 又<丧大记>曰:甸人为垼于西墙下,陶人出重鬲. < ...
-
太平御览·方术部·卷十三
○占候 <周礼·春官·宗伯下>曰:眡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妖祥,善恶之征,郑司农云:辉谓日光气也.眡音视.)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镌,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 ...
-
太平御览·服用部·卷十三
○箱 <东宫旧事>曰:皇太子初拜,有马齿呈事箱四枚. <汉武帝内传>曰:帝崩时遗诏,以杂道书四十卷置棺中.至延康二年,河东功曹李及入上党抱犊山,彩药於岩室中,得此书,盛以金箱, ...
-
太平御览·道部·卷十三
○服饵下 <登真隐诀>曰:太极真人昔以神方一首传长里先生.先生姓薛,自号长里,周武王时人也.先生以传西域总真王君,即金阙圣君之上宰也.按〈食迅〉饭方授西梁真人所传,时在大宛北谷.今长里传九 ...
-
太平御览·刑法部·卷十三
○煞 <释名>曰:煞,窜也.埋之使不复见也. <周礼·秋官上>曰:掌戮掌斩煞贼,谍而搏之.(斩以铁钺,若今要斩也.煞以刃刀,若今弃市也.谍为奸寇,反闻者斩之,小者煞之.)凡史其 ...
-
太平御览·文部·卷十三
○檄 <说文>曰:檄,二尺书也. <释名>曰: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书也. 李充<翰林论>曰:盟檄发於师旅,相如<喻蜀老>,可谓德音矣. < ...
-
太平御览·乐部·卷十三
○锺 <释名>曰:锺,空也.空内,受气多,故声大. <说文>曰:锺,秋分之音,物锺成也. <易通卦验>曰:人主冬至日,纵八能之士,击黄锺之宫,则人主敬善,公卿大夫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