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札记|我最想对2021届毕业生们说一个字:稳

2021毕业“六稳”

2020届毕业生的相关工作还没有结束,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便已有序启动,结合当下的内外部环境,最想对2021届毕业生说一个字:稳。当然,绝不是动员所有同学都去追逐事业单位、公务员等传统性的稳定工作,而是希望大家面对毕业季、面对角色的转换能够做到:思想稳、学业稳、纪律稳、考研稳、工作稳、心态稳。

01

                思想要稳

刚刚迈入七月份时便有些17级学生不淡定了,“老师,下学期开不开学啊”、“老师,四六级怎么考啊”、“老师,我们线上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啊”、“老师,我考研复习没有状态怎么办啊”,还记得那时候正在紧张的筹备2020届毕业生返校和毕业典礼,期间便有很多的2021届同学纷纷发信息询问新学期的安排情况。期间还偶有本土新增病例出现,对于各种不太确定的安排,只能告知大家先按照既定通知执行,不要着急,耐心等待学校的进一步通知。

或是受半年多疫情信息的影响、或是来自学长学姐传递的就业难焦虑、或是打破既定计划的不安,思想的波动带来行为的躁动。作为2021届毕业生,受疫情影响我们依旧会面临很多困难,但相比较2020届,我们的境遇比他们好太多,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生产、生活已得到全面恢复,大家可以返校正常开展校园学习、可以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条件下进行线下实习等等。

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相信党中央、相信国家、相信学校和老师,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携起手来,所有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当下的环境中,做最大的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02

                学业要稳

作为毕业生,无论你的计划是考研还是就业,前提都必须是能够顺利的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对大部分的同学来说,都是没有问题的,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可能面临学分不足无法取得毕业证的情况。有一些同学因为换专业,导致部分专业课程要补充;有一些同学因为生病等客观原因,落下了一点课程;有一部分同学“年轻任性”逃课或缺考,导致部分课程亮红灯......无论你是哪一种情况,都一定记得把握好大四最后一年的时光,把之前落下的课程补齐。

各位2021届毕业生可登录自己的教务系统,查看个人学分是否满足毕业学分要求,学分不足的需查阅清楚自己缺的是哪种类型的学分,专业必修、专业选修或公共必修,有任何的困惑可及时咨询辅导员或教务处老师,千万不要道听途说或有任何的侥幸心理。记得之前接触过一名学生,最后一学期才发现自己缺2个学分,咨询了某学长,某学长告诉她没关系,后期有清考,于是她便一直等着老师通知她参加所谓的“清考”考试,结果她便没有按时拿到学位证,影响了后期的研究生报考。

03

                纪律要稳

说起校纪校规很多高年级同学都是“左耳进右耳出”,认为校级校规是讲给大一小朋友听的,大四这些就无所谓了。纪律和规则无论在哪个年级亦或人生的哪个阶段,都是一样的重要,即使大四了,有三条红线依旧万万触碰不得:考试作弊、宿舍违章电器、缺课逃课。还记得曾经一名大四学生,觉得食堂的饭吃腻了,便放松了,在网上点了火锅配料,在宿舍烧小火锅吃,毫无悬念他被抓住了,按照规定吃了处分,影响了正常毕业,处分进了档案也影响了后期的找工作等环节。还有个别同学,大四学年把重心放在考研复习上面,对最后的几门课程不管不问,结果缺勤过多无法顺利拿到课程学分,后悔不已。

校纪校规,任何一个年级的学生都需要重视并遵守,而且越是大四了,越要成熟,越要谨慎,越要懂得做事的分寸,越要清楚自己要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和选择买单。

04

                考研要稳

前几日,考研时间安排出来后,让不少同学心头一紧,陆陆续续也有一些学生找到辅导员老师,描述自己现在的备考状态为“晃晃悠悠”,称自己复习的状态不是特别好,要报考的学校竞争又比较大。算算考研日子,真的有些余额不足了,无论你复习的状态如何,该来的还是会如期来临。“985”、“双一流”高校是非常好,但是报考者也非常多,再加上部分原计划出国的同学可能重新调整规划为国内读研,竞争形势可想而知。各位同学可根据自己准备的情况调整自己的目标院校,同时要理智评估自己的复习状态,建议选择一个相对有把握、稳妥的高校。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会选择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苹果来解渴,还是选择最大、最红却不太可能摘到的那个苹果来解渴,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前者吧。

考研准备前期大家可以把目标定的高一点,毕竟压力可转换为动力,但距离考试的日子已经这么近了,我们需要的是更加务实。

另外,也想提醒一下考研结果可能不太理想的同学,抓住春招就业窗口期,慎选二战!

05

                找工作要稳

闲逛知乎,发现还没有找到工作的2020届毕业生很焦虑,有的是多次投递的简历石沉大海,有的是实习期未过便选择了离职在家待业,有的是一直处在迷茫期不知如何走出。那我们2021届计划就业的毕业生如何能够稳稳的跨过困难期呢,建议大家找工作时既要主动出击,又要当断则断。主动出击就是主动外出求职、主动寻找求职咨讯、主动借助身边资源,有的同学只盯着班级群辅导员发布的就业信息,只等着“投喂”职位,这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要主动关注各类招聘信息网。曾经在班会上给班级同学算过一个账,辅导员带班185人,如果为每位同学提供6个职位选择,就需要有1110个职位,那就需要辅导员每日至少提供3个职位给大家,但是辅导员有很多专项事务工作要完成,并不能保证每天都发布新岗位信息,而且提供的6个岗位也许并不能满足大家的实际需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辅导员更需要教授学生搜寻招聘信息的能力,作为学生我们要有主动性积极寻找自己适合的岗位。

另外,大家也要端正就业观,不要总想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不要总想着下一个单位会比上一个单位要好,要当断则断,也许一些单位你不签,别人就签了,错过就永远错过了。近一阶段受疫情影响,个别公司薪资待遇上会有一些降低,理想的薪资和实际的薪资可能有些差距,但可以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先找到一份工作慢慢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后期发展遇到瓶颈了再寻找新的机会。

06

                心态要稳

还有一些同学,研究生考试日还未到,心态就崩了,招聘会还没参加几场,心理建设就塌了,整日失眠,焦虑接下来的考试和面试,适当的压力有助于个人水平的发挥,但过重的压力势必会增加个人心理负担。无论当下形势如何,无论自己计划如何,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理性客观的面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些未知和挑战。关于心理调适,建议大家可以多阅读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多和自己的朋友聊聊天释放出内心的压力,也可选择运动的方式释放出一些坏情绪,当焦虑情绪已经严重困扰自身生活时可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条条大路通罗马,实在不适合自己的路,可以换一条重新前进,之前遇到一位同学,她的舍友都考研,她在大三也选择了考研,但是一看书就失眠,焦虑情绪非常严重,后面干脆就放弃了,也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所以千万不要亦步亦趋,别人的路也许并不适合自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心理是前进的动力,没有本钱和动力,肯定是走不远的,各位同学不要为难自己。端正心态,好好的感受自己的感受,让每一天的自己都是全新的,前进路上虽有荆棘,但眼中会充满阳光。

中共中央政治局对2020年经济工作提出“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稳就业是“六稳”之首,作为2021届毕业生,无论你大学三年过的充实也好,过的些许迷茫也好,最后一年了,只要稳稳的抓住机遇期,依旧可以乘风破浪!

文字|上海商学院  杨凤美

排版|纪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