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丨当孩子语言发育落后同龄人,您该怎么办?

想要让孩子可发音、有语言,能沟通,言语至关重要。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如何借助医学知识与训练技巧,实现孩子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练习?

01

孩子语言发育落后, 家应该怎么办?

当家长发现孩子语言发育落后于同龄人时,应优先关注孩子的言语能力。

通常,影响言语的障碍主要分为四类:

➪ 构音障碍

➪ 听力障碍

➪ 口吃

➪ 发声障碍

发现问题后,家长应首先诊断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是否存在由心理因素或语言能力落后造成的发音启动困难、重复发音等口吃问题。

如排除了以上情况,家长们就需注意了,您的孩子可能存在言语障碍中的构音障碍、发声障碍。

02

哪些因素“支配”着孩言语发育?

如上图,孩子言语发育过程受5大功能协同影响。

它们分别是:作为动力源的呼吸功能、充当振动源的发声功能、实现共鸣的共鸣功能、承担转化点的构音功能,及身为言语和语言连接点的语音功能。

当面对言语障碍,只有从五大功能训练入手,建立健全且完善的言语运动,孩子才可发音、有语言,能沟通。其中:

➪ 呼吸功能训练

可建立孩子正常的言语呼吸,提高言语呼吸支持能力

➪ 发声功能训练

可建立孩子正常的音调响度,提高嗓音音质

➪ 共鸣功能训练

可建立孩子正常的口腔鼻腔共鸣,来提高共鸣的音质

➪ 构音功能训练

可建立正确的构音运动模式,提高言语清晰度、发音清晰度

➪ 语音功能训练

帮助提高孩子连续语音的可懂性

03

正确呼吸是实现发音的关键因素

呼吸功能排在言语功能首位,是决定孩子正确发音的关键因素。呼吸具体分为呼吸方式、呼吸支持、呼吸协调三方面。

首先,正确的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建议家长应多引导孩子腹式呼吸,为发音奠定基础。

其次,是呼吸支持,即肺活量。肺活量越大,孩子就可说更多、更长的语言。因此,提升呼吸支持在孩子发音训练中至关重要。具体方法有:

1
快速用力呼吸法

即用鼻深吸气,用力将气流从口腔呼出,从而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支持能力。

生活中,家长可将纸巾放置在盘子中,让孩子根据指令深吸气,吹动纸巾,紧接着进行一个字的发音训练。

2
缓慢平稳呼气法

即让孩子深吸气后,缓慢平稳持续的发音。

家长可借助吹蜡烛、吹肥皂泡、吹哨子等娱乐性的方式进行练习,以此提高孩子言语时对呼吸的控制能力。

3
逐字增加句长法

此方法是通过让孩子一口气连贯的朗读词句,并循序渐进地增加句长,来增加孩子的言语呼吸支持能力,提高其呼吸与发声的协调性。

4
呼吸协调

主要用来调节呼气运动与吸气运动,在言语过程中使呼吸维持平稳。

04

             口部运动治疗

  构音障碍与语音障碍的训练基础

1

定义

口部运动治疗是指利用触觉和本体感觉的刺激技术,遵循运动技能发育原理,促进口部的感知正常化,抑制口部异常运动模式,并且建立正常的口部运动模式的治疗过程。

2
目的

建立“令人满意的”和“满意的”口部运动模式,从而为准备和清晰地构音和语音奠定生理基础,形成它们所需的口部运动技能。

“令人满意”指让孩子满意:孩子的满意建立在快乐上,只有让孩子满意,才能提升治疗的积极性与治疗效果。

满意的”则指康复师自己的满意,即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3
作用

在呼吸基础上,抑制异常的口部运动,促进正常的口部运动模式、运动功能分化、口部敏感度的正常化,帮助改善口部功能,获得更好的言语声和连续的言语。

同时,提升孩子的孩子的进食能力和吞咽能力。

口部运动治疗遵循的五个原则

➪ 原则一:时效性原则

➪ 原则二:令人满意的快乐原则

➪ 原则三:主动治疗原则

➪ 原则四:警惕代偿原则

➪ 原则五:堵不如疏原则

05

   关于口部运动障碍与训练方法

口部运动,包括口部触觉能力障碍和口部运动功能障碍。

1
口部触觉能力障碍

口部触觉能力障碍常见的有口部触觉超敏、口部触觉弱敏、混合性口部触觉敏感、波动性口部触觉敏感四种。

其中,超敏一般表现为抗拒外界的触碰、肌张力高,偶尔会有作呕、回缩嘴唇、舌后缩等反应;

弱敏则表现为喜欢寻求外界刺激或进行自我刺激,通常伴有肌张力低下、双唇无法闭合、口水较多。

另外,也有患儿同时伴有口部触觉超敏和弱敏,称之为混合性口部触觉敏感。如其随着情绪、季节或体质变化而变化则称为波动性口部触觉敏感。

2
训练方法

口部触觉感知训练包括冷刺激法、热刺激法、食物刺激法、振动法,主要是进行口腔内外唇舌、面部的按摩和刺激。面部按摩有八个八拍,从太阳穴—下关穴—颊车穴—地仓穴—四白穴—巨髎穴—口轮匝肌—廉泉穴,目的在于增强面部感知能力,提高或降低口面部触觉敏感度。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肌张力高的患儿,要采用轻柔缓慢的手法,放松肌肉降低张力;

肌力过低的孩子,则使用快速有力的手法,刺激肌肉增加肌力。

口腔内部和舌的刺激可以使用特制的刺激工具,或也可以用电动牙刷代替。注意刺激时要有节律,力度适中。

3
口部运动功能障碍与治疗方法

本次主要进行口部运动功能障碍中的唇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当前,常见的唇异常运动模式包括圆唇、展唇、唇闭合、唇齿接触、唇展交替、下颚、舌肌力运动功能障碍等。

 ✔ 圆唇运动障碍的治疗:

当我们说“wu”时,我们的嘴唇会变成圆形,这就是圆唇的运动功能;

圆唇运动障碍指孩子圆唇运动不能或者圆唇运动不充分。通常可借助吸管进食法,增强圆唇运动和唇闭合能力。

✔ 展唇运动障碍的治疗:

首先,可尝试让孩子咬住横放在口中的压舌板来练习孩子嘴唇的自然裂开;

其次,可用进食法,让孩子用唇抿住装有少量水的一次性水杯,然后抬头将水喝掉;

也可尝试唇部提拉法,即用手指让孩子的唇向上裂开。

以上每个活动完成后,家长需马上让孩子进行一个音的练习,这样既可增强唇的感知,提高唇肌力,也能促进各种唇运动的产生。

✔ 唇闭合运动障碍的治疗:

唇闭合障碍主要指双唇闭合运动不能或闭合无力,偶伴有流口水等现象。

生活中,家长可让孩子用嘴唇夹住压舌板,或利用海苔、薯片等食物放在孩子的下唇让孩子夹住,以此来刺激和加强唇闭合运动。

✔  唇齿接触运动障碍的治疗:

因孩子对食物的动机较强,故这种运动障碍建议使用进食法实施治疗与练习,家长可将饼干、棉花糖等食物放在孩子下唇,让孩子逐步用牙齿来吃掉下唇上的食物,从而锻炼孩子的唇齿接触。

〖需注意的是,应尽量不要让孩子用上唇来进行代偿行为〗

 ✔ 唇展交替运动障碍的治疗:

可使用亲吻开心法,就是亲一下,噘嘴,亲一下,咧嘴;也可使用微笑赌气法,即先咧嘴,微笑,再亲一下;

或用亲吻难过法,先亲吻,噘嘴,后表示难过,嘴唇向下裂,嘴角向下,通过这几个简单的动作交替来练习唇展交替的家庭治疗。

  下颚运动障碍的治疗:

练习下颚,可使用咀嚼法。建议家长选择相对较硬的食物让孩子咀嚼,如馒头、牛肉干等来练习下颚。

✔  舌肌力运动障碍的治疗:

为了训练孩子舌部运动,当发“d”的音时,我们需让孩子看到我们在咬舌尖,孩子才能模仿动作发出“d”的音;

同样当发“l”的音时,我们的舌头动作是向上舔上颚,这个时候也需引导孩子模仿相同的动作完成发音。

通常,训练舌肌力会使用推舌法,即让孩子伸出舌头,用压舌板等工具将舌头往回推,来练习孩子舌部力量;

或使用侧推舌尖法,让孩子伸出舌头,家长用工具在舌头的左右、嘴角等处来回推来练习;

也可使用下压舌尖法,用工具把孩子的舌头向下压。但需注意的是练习“g”、“k”、“h”等舌根音时,应避免使用压舌板,因其可能会引起孩子呕吐等不适反应,这将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不利于后期治疗的顺利实施。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言语训练课程”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等多维度对儿童的语言能力全面评估,为每一名儿童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提供丰富灵活的课程组合,并额外提供家庭练习指导建议,真正提升孩子的言语语言能力。 孩子语言发育落后同龄人,赶快拨打400-081-2698咨询预约,用专业的评估和科学的干预助力孩子言语语言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