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万国·沧海:沧海来天上,光明大地生

沧海在中华文脉是昆仑级别的存在,一者海之极致,一者陆之极致,所以沧海又可以泛指一切大海大洋,如“浮舟沧海,立马昆仑”[1]。但今天了解其源流的已然乌有。

“沧”第一义项为“寒”[2],如“天地之间有沧热,善用道者终不竭”[3],再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4],“沧”与“汤”相对,一者指寒海(寒带海洋),一者指热海(热带海洋)。与此对应,凉(古作涼)表示高处比低处温度偏低(即海拔温度梯差约6°/km),微寒,同时表示山泉微凉;温(说文作溫),则表示洗澡的水温微热,不可太热。

“沧”作为海常与“溟”连用作沧溟,如“诸仙玉女,聚居沧溟”[5],沧溟分别指沧海、溟海,泛指大海,如“天雨何私,笑流行之木偶;沧溟不改,叹自荡之波臣”[6],又如“(郑和)涉沧溟十万余里”[7]。

除了沧海、溟海,古代还有大量的“海”,比如瀛海、碧海、丹海、沸海等等。这些“海”通常被认为是不特定的泛指,或者隶属神道范畴。事实究竟如何呢?

在倭国环节我们提到通常大家并不了解在学术上“倭国”是个谜,因为几乎所有倭国记载(隋唐以后称日本国者并非同一国,只是沿用倭国称谓)与日本均无法很好对应,比如倭国距离朝鲜海州东南12000里,洛阳南13500里,西安14000里等(参见本号相关文章),“东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等等,而事实上这些数据都可以精确恢复。

“沧海”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也有着明确的数字数据和文字信息,只是倭国更幸运一些,总算张冠李戴有了个去处,“沧海”却沦为“大海”。“沧海”的记载是依附于沧海岛、沧浪岛等相关地点而被著录的,最主要的文献记载来自实名或挂名西汉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一名《十洲记》、《十洲三岛》等。《十洲记》记述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以及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蓬莱山)十四洲岛和昆仑、钟山等。在本号文章中曾提及瀛洲、方丈洲、炎洲,但并未展开。

本篇我们将由“沧海”开始系统公开《十洲记》世界,为了表述方便对于《十洲记》作者我将直接以东方朔言之(还未有资料能够确证,相反部分迹象表明有后人的参与或者系后人伪托,当然其主体内容也像《山海经》一样远在东方朔之前)。

东方朔每一洲岛都是首先给出精确的地理描述(大地丈量部分),然后再给出风物、传奇部分,沧海岛也不例外。

“滄海島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萬里。海四面繞島,各廣五千里。”

这一句显然缺乏神道气息,恰恰相反,其严肃程度不亚于记录倭国、太平洋50国、慧深东渡等的一众正史。此句包含了五项可验证信息:

1. 沧海岛所处海域:“在北海中”;

2. 沧海岛自身尺度(周长):“地方三千里(54km)”;

3. 沧海岛岸基距离:“去岸二十一万里(3780km)”;

4. 沧海岛外部特征A:“海四面绕岛”;

5. 沧海岛外部特征B:“各广五千里(90km)”;

符合“海四面繞島(至少4个岛),各廣五千里(90km)”这一条件的岛屿,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有且仅有一处,即格陵兰岛东岸之艾拉岛(Ella Island)。所谓“有且仅有”即抛开其他限定条件全样本排除,比如80-100km宽的岛屿东太平洋约两处,大西洋约两处,东南亚约10处,北极群岛及其周边5处等等均分散各处,既不聚集,更无所谓环绕之岛。

艾拉岛位置图、卫星图如下:

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万国·沧海岛:艾拉岛(测点)位置示意图

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万国·沧海岛:艾拉岛(测点)位置示意图

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万国·沧海岛:艾拉岛(测点)卫星图

艾拉岛官方海岸线长59.6km,“地方三千里(54km)”,两者高度匹配。就“地方三千里”的描述本身而言,其精度为500哩(18m/哩),“地方三千里”即“45km≤c<63km”,59.6km的实际数值亦满足其描述。

艾拉岛被5座大岛包围,其长度均约90km,描线如下图:

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沧海岛:艾拉岛(测点)“海四面繞島(至少4个岛),各廣五千里(90km)”描线验证图

如图,“海四面繞島(至少4个岛),各廣五千里(90km)”验证无误。

5项可验证信息我们已经成功验证4项:“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54km)”;“海四面绕岛(多于等于4处)”;“各广五千里(90km)”。

待验证的最后一项是岸基距离,也即表述为“去岸”一类的数据,这在《十洲记》多数洲岛中均有涉及。此处涉及的“岸”为“亚洲北岸”,这里直接给出测点即勒拿河口,适用于北冰洋地区,包括元洲等,北冰洋在古爱斯基摩人甚至古爱斯基摩人之前是东北亚人群的领域,甚至与北欧和地中海人群无关,这里不作展开。

“去岸二十一万里(3780km)”,实测为3803km,即21.1万哩,验证无误。“二十一万里”自身限定的精度为“3690km≤c<3870km”。验证图如下:

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沧海岛:艾拉岛(测点)“去岸二十一万里(3780km)”验证图

以上即为沧海岛的大地丈量验证,像《十洲记》所有十四洲岛一样,数据准确无误,而且几乎全部为洲际级别的大地丈量。值得注意的是十四洲岛均为“测点”,古人传承这些重要数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这些独特但几乎没有任何生存价值的小岛,而是锚定一片区域,如倭国测点为“穆绍岛”,其本身并无太大资源和居住价值,但其作为澳洲陆棚(莎湖陆棚)与东北亚分界的航海、自然及人文意义却是巨大的。那么艾拉岛会不会也有什么现实的地理、人文意义呢?


[1] 周恩来南开学校读书时,挚友王朴山即将毕业,欲赴日本留学。临行前,周恩来赠王朴山八字对联:“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2] 《说文》、《汉语大字典》等。

[3] 《逸周书》。

[4] 《列子·两小儿辩日》。

[5] 《汉武帝内传》。

[6] 苏东坡语。出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7] 佚名,《天妃显圣录》。

沧海来天上,光明大地生

【随笔】

7年前有一条小狗,是一条稀世罕见的狼青,阴阳眼,身段和体格像是德牧和北极狼的混血。从一个月大他就像是一位老者,从未有过年轻人的好奇与试错,总是安静地陪着我。那一年屋里的气温一度达到零下18度,他也从没有去自己的小窝,每一晚都是在工作台一角的水泥地板上安静地度过。但很快他便离开了,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口鼻死死地抵在工作室的门缝上,血终究没能流过门缝,倒流回工作室的玄关,积在一面甲骨文屏风前,屏风前是一横简单的供台。怀着迷茫的沉痛,我将其葬在了潮白河,希望它能顺利地前往大海和彼岸,他的故乡必定在大海的一方。事后联系他的母本,本想再抱养一只,不幸也于同期去世。

他叫明明,当时我正在浏览一批关于沧海的资料,其中有一句“沧海来天上,光明大地生”的诗绝非凡品,便给他取了这个名字。七年过去了,在几位朋友的关照下,忽然收到一条阿拉斯加巨型犬,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给他取名“沧海”,以示纪念,甚至没有选用伊努(因纽特人,狗国)、盘瓠(倭奴国,狗头皇),毕竟是他们陪伴着人类一路走来,狩猎、兽皮舟、雪橇、衣服、缝纫……直至开启人类文明之门。本“沧海”系列文章是为纪念。

本文全部成果及版权归汶山老师所有。汶山老师变卖家产十年闭关方有上述成果,现网络公开,转载或使用成果时请给予必要的说明和尊重。汶山老师,古汉语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组织并主持有中华字熵、中华文鉴、中华论语重译、古代万国数据库等项目。

文化自信,学术自信,四表万国第一文本,路带共同体必修,为“文化强国2035”贡献力量,敬请持续关注。

2021年3月9日星期二

三十三天因陀罗

于1982农场中华家

【附录】

汶山老师在《中华论语重译》之余有《汶山地理大发现》系列成果,以下附录皆为本号已公开之方域方国:

路带共同同体·四表万国:《三国志》日本四岛十三辰国

路带共同同体·四表万国:《三国志》西太平洋诸航线

路带共同同体·四表万国:《三国志》西太平洋各国

路带共同同体·四表万国:《三国志》太平洋50国

路带共同同体·四表万国:《三国志》太平洋50国

路带共同体·十州三岛万国:《汉书》红海、东非黄支国航线

【今日沧海岛(艾拉岛)】

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万国·沧海岛(艾拉岛):西南向全景

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万国·沧海岛(艾拉岛):西侧海域视角

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万国·沧海岛(艾拉岛):岛上实景

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万国·沧海岛(艾拉岛):海湾小景

路带共同体·十洲三岛万国·沧海岛(艾拉岛):艾拉岛旅游

沧海来天上,光明大地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