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影像] “后肾腺瘤”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及相关临床知识~~~

后肾腺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

  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超声检查可呈现高或低回声;因肿瘤内常伴有出血坏死或钙化,故其密度多不均匀,CT平扫时可表现为低、高或等密度;绝大多数肿瘤不均匀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肾实质;肾动脉造影提示肿瘤乏血管;MRI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轻度高信号,也有报道在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图1)。

图1左肾后肾腺瘤

女,46岁,体检发现左肾肿物3天

A~C(MR平扫):左肾上极见一类圆形肿物,部分突向肾外生长,边缘清晰,T1WI横断面(A)呈稍低信号,T2WI横断面(B)及T2WI脂肪抑制(冠状面C)呈稍高信号,内见少许不规则高信号坏死区

D~E(MR冠状面增强扫描):皮髓质期(D)病变呈轻度较均匀强化,坏死区未见强化,肾实质期(E)病变强化程度稍增加,但仍明显低于肾实质

【相关临床】

  后肾腺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肾脏肿瘤,为相对良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近来偶有报道局部淋巴结转移,提示其生物学行为具有潜在恶性,应长期随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无肿瘤相关的症状,而在查体时偶然发现。较常见的症状有腰腹部疼痛、包块、无痛性肉眼血尿以及间歇性发热。约10%的患者可见红细胞增多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