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消毒发展史

18世纪以前,外科治疗还是一种手艺,外科手术者也不准被称为医生。

到了18世纪,外科医生的地位有所提高,也出现了专门的外科医院,但外科的发展仍然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外科手术中的疼痛、失血和感染三大难关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手术患者死亡率很高,手术治疗往往是患者最后不得已的选择。直到19世纪,外科技术中的三大难关被相继突破,外科学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麻醉药和麻醉法在古代的许多国家,如中国、印度、巴比伦、希腊等都有过应用的记载,但麻醉效果都不够理想。19世纪,化学的发展促进了麻醉药物的研究和应用。180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首先发现了氧化亚氮,即笑气的麻醉作用。

1818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曾在著作中提到乙醚有致人昏迷的作用,其效应与氧化亚氮相似。但这些发现并未引起医学界的重视。1824年,希克曼用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氧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并行截肢手术获得成功。此后,他要求进行人体试验,但未被允许。

19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对氧化亚氮和乙醚的麻醉作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实验,终使这两种麻醉剂的麻醉效果为世人所公认。

1842年,美国医生朗格在乡村应用乙醚麻醉做颈部肿瘤摘除术获成功,此后他继续用乙醚麻醉进行了其他小手术。但是,由于朗格居处僻地,其开创性功绩并不为世人所知。

1846年9月30日,美国医生莫顿在化学家杰克逊的协助下,应用乙醚麻醉拔牙获成功。莫顿因此备受鼓舞,同年10月赴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在著名外科医生沃伦进行的一次割除颈部肿瘤的手术中,进行乙醚麻醉表演。这次公开表演的成功轰动了世界,从此揭开了现代麻醉史的序幕。 除乙醚和氧化亚氮外,其他麻醉剂和麻醉方法也在19世纪先后应用于临床。

1847年,英国妇科医生辛普森首次应用氯仿作麻醉剂获得成功。1872年,欧莱应用静脉注射水合氯醛进行麻醉,创静脉全身麻醉的先例。1892年,德国医师施莱希创用可卡因皮下注射局部麻醉,由于毒性强,未能推广。

1905年,布劳恩将肾上腺素和可卡因合成普鲁卡因之后,这种局部浸润麻醉法才展现其实用价值。

1898年,德国外科学家比尔试验用可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性麻醉获得成功,并将此法推广应用于临床。各种麻醉剂和麻醉方法的应用,消除了手术中的疼痛,提高了手术安全系数,扩大了手术范围,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

19世纪以前,外科医生习惯于用烧灼法或沸油冲淋法处理伤口,患者极为痛苦。19世纪以后,绷带包扎法逐渐代替上述方法,但却出现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升高。直到巴斯德和科赫建立起微生物学之后,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化脓性感染是细菌入侵的结果,外科学也才真正建立起消毒防腐的观念。

19世纪初,在病原微生物学建立之前,奥地利医生塞麦尔维斯对感染途径和感染原因有所了解。1846年,他的一位学生解剖因产褥热死亡的患者尸体时,不慎割破手指出现类似产褥热的症状,最终死亡。

塞麦尔维斯从中得到启发,明确了产褥热是通过接产医生的手传染给产妇们的。于是他开始采用以下预防措施:接生前医生必须先用肥皂刷手,然后用漂白粉溶液洗手。对接生使用的一切器材,以及可能与患者接触的一切用品均用此法消毒。经过这样处理之后,产科死亡率由18%降到1%。

1861年,塞麦尔维斯出版了《产褥热的原因、概念及其预防》一书,书中详细地记录了他在产科学方面的改革。然而,由于他冒犯了保守的上司而被迫离开了医院。

塞麦尔维斯的贡献后来获得了人们的肯定,被誉为 “母亲的救星”。 “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在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疾病细菌学说的启示下,认为外科伤口与创伤感染都是微生物侵入所致。

1865年,李斯特施行了他的第一例抗菌手术:手术前他用石碳酸溶液清洗了所有的手术器材和手术用品,甚至连手术室的空气都用石碳酸液进行了喷雾消毒,手术获得完全成功。1867年他发表了《论外科临床中的防腐原则》,从而奠定了外科消毒、防腐的基础。

1877年,德国医生伯格曼创用蒸汽灭菌法,奠定了无菌外科的观念。1883年,法国医生泰利隆倡导用煮沸、干热、火焰等方法消毒外科器械。

在随后的时间里,手术时穿隔离衣、戴橡皮手套(1889)、戴口罩等措施的实行,极大地减少了外科手术中的感染。

点击原文链接,收听音频节目吧~

(0)

相关推荐

  • 手术中途清醒!眼睁睁看着医生剖开自己是什么感觉?

    日常生活中,随便一点小事都有可能让唐娜·彭纳回想10多年前那场可怕的手术. 例如,有一天,她在车里等女儿办事回来,突然发现自己被困在车里了.有过的那段可怕经历令她陷入巨大的恐慌."我开始尖叫 ...

  • 从消毒在西欧医学界的艰难成功看西欧学术界反智主义历史

    消毒方法对外科手术而言十分重要,可大幅减低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但消毒方法在取得医学界广泛认同.推广的过程当中,却遇上前所未有的困难. 尽管十九世纪被人称为"科学大发现"的世纪,但直到 ...

  • 第一个全麻药-乙醚|世界医药里程碑32

    如果没有麻醉,外科手术会怎样?一块木板,上面有条凹槽,病人的血顺槽流下,滴答落入木板下面装着锯木屑的桶中,所谓患者更像是受害者.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就是在医学院 ...

  • 飞奔、消毒、麻醉......,孕妇进手术室不到5分钟,孩子就出来了!

    午夜,刺耳的电话铃骤然响起.直觉告诉我,这个时间打电话,一定有紧急情况! 拿起电话后,尽管大脑可能还尚处于睡眠状态,但医生的使命告诉我:你必须立刻清醒,有人需要急救! 果然不出所料,产科打来电话:有一 ...

  • 建立安全麻醉物品保障——纤支镜消毒

    纤支镜消毒 麻醉安全物品保障 上海市胸科医院为专治心胸疾病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随着麻醉科气管镜在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展.诊断和治疗价值越来越大,既往仅有的三台纤维支气管镜已经不能满足胸腔镜及机器人手术广泛 ...

  • 临床常用麻醉喉镜的使用及消毒

    (来源:腾讯视频) 喉镜是气管插管的必备工具,在急诊科.手术室.新生儿.ICU病房都是应用频率非常高的物品,由于喉部位置深在,生理结构复杂,不能直接窥及,喉部检查时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如间接喉 ...

  • 院前气管插管麻醉喉镜如何进行消毒处理

    麻醉喉镜在院前急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窒息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过程中,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小编想与各位急救人员进行探讨,使用后的麻醉喉镜如何进行消毒,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在院前急救中未知患者基本情 ...

  • 院前气管插管用麻醉喉镜如何进行消毒处理

    麻醉喉镜在院前急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窒息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过程中,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小编想与各位急救人员进行探讨,使用后的麻醉喉镜如何进行消毒,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在院前急救中未知患者基本情 ...

  • 二战时期美国陆军步兵师编制和装备发展史

    二战前的美国陆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国内由战时状态转为和平时期,和平时期以经济发展为主,这时候已经不需要再保留庞大的军队了.因此美国军队在战后就立刻开始了复员工作,有超过273万名军人退役,这 ...

  • 深度好文!中医文明发展史的三次高峰

    前言:中国中医经过秦汉以前夏.商.周三代的渐萌.诞生.嬗更,度过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终于在百家争鸣的君主专制体制和儒道互补的社会背景下成熟发展,在秦汉早期成就了自己的范式,形成以<内经>& ...

  • 二氧化氯投加器 水处理消毒投加器

    注意事项    设备运行,正常巡检注意设备内液位,保证设备内有料,防止计量泵长时间空载运行,损坏计量泵. 使用方法 设备开机:将二氧化氯粉剂或片剂按比例配好的溶液加入设备中,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按运行按 ...

  • 历史知识:希腊神话|人类历史发展史简讯

    关注 希腊神话 91 希腊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极端底下,人们的知识有限,对许多自然现场难移理解. 因此古希腊人把许多自然现象理解为神力的作用,借助想象赋予各种自然力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