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特从你头顶投,塔图姆从你身边投

张佳玮

1小时前

今天雄鹿与网对砍,比赛最后半节很有趣:

两边都下了中锋,小球对挑。

雄鹿守内线是扬尼斯,网是格里芬。

网进攻是:杜兰特持球突或强投三分,欧文强投三分或持球突,一锤子买卖,球基本不传到罚球线以下。

雄鹿进攻,两翼切出走位,扬尼斯持球单挑格里芬,罚球线和左翼交替;米德尔顿持球中投。打得细致,榨干时间;看着比较笨重,扬尼斯努着单挑格里芬,远不如杜兰特潇洒,但雄鹿到底稳住了胜局:

格里芬也就能站个禁区,杜兰特不来帮他补位的话,网的防守还是缺点压迫感。

本来雄鹿不以收尾见长,过去两年季后赛,遇到相持球对单挑就要懵;但今年多了霍勒迪(的持球)和塔克(的死扛),扬尼斯坐镇收尾阵内线,心气上似乎韧了一点。

反过来,杜兰特和欧文的高难度投篮可以无视防守,但今天收尾,的确是“你打一个不行那我打一个吧”的轻巧快打阵:的确网打得气势潇洒,但还是得有个调理球的。

等哈登吧。

当然,上新闻的,还是扬尼斯49分对杜兰特42分。

第四节最后,格里芬拼命扛扬尼斯各角度袭篮;反过来塔克、米德尔顿、扬尼斯轮番对位杜兰特。米德尔顿一个犯规后,场边解说员吐槽:“米德尔顿大概习惯了背后有人补位,一回头才发现背后没人。”

大概,单防杜兰特,不设置陷阱的话,的确没法阻挡他。

于是之后扬尼斯去防了杜兰特,盖了他一个跳投。杜兰特火势被刹,之后又是两投不中,网输了。

杜兰特跳投被盖?真是罕见。

当然不妨碍杜兰特全场33投16中、三分球13投7中。他复出以来,手感好得惊人,全不需要找节奏的样子。

季初聊过:

杜兰特本季前8场,被盖了9次。

2014-15季,他27场被盖7次。

在勇士第一个赛季,62场被盖26次。

本来杜兰特身高臂长,外加他少年时招牌的跳步蹬地高出手点,是不会吃盖的。俄城时期,有个段子:篮筐高10尺,杜兰特出手点高到11尺。怎么盖?

但2014-15季受伤后,杜兰特减少了投篮前习惯的跳步,增加了急停撤步。不求高,而求节奏。所以2016-19那三年,他是联盟第一中投杀神。

本季的调整:弯膝时球已托高,脚离地球已出手。

减了点抗干扰的出手高度,换了出手速度和稳定性

以前更爱迎着防守比蹦高,“我不怕你干扰,反正出手点高!”

现在不求起跳高度和最高点出手,也行,“你防守到之前,我球已经出去了。”

道理也不难明白:早年杜兰特是地道的双动投篮,拔起来,全身绷直,出手前还有个向后甩腕的动作——现在他罚球还这样。

但本季跳投,起跳高度低了,求个动作舒畅连贯,也不那么吃节奏了。

大概以前的杜兰特类似于,撑杆跳,跳5米的我也跳6米高;跳5米5的我也跳6米高,跳5米7的我也跳6米高。

这时一位姓布勃卡的网友路过并给个建议:跳过了就好,跳过了一厘米也是跳过了;反正大多数竿儿也就5米5高顶天了,你平时就跳5米6,能多省点体力呢对不对?

本季迄今,杜兰特27场被盖21次——2014-15季,同样的多伤赛季,27场被盖8次。

今天还被扬尼斯这样盖了跳投。

是起跳高度缩减了。

但杜兰特本季命中率55%、三分率47%,全是生涯最高。

以前跳6米高,现在跳5米6;偶尔遇到5米7的会被盖个几次,但稳定性和手感在的。养伤回来,手感也比较容易找得到。

毕竟扬尼斯也就偶尔能赶上一回,大多数时候,杜兰特出手还是这么从容:

对比下塔图姆的投篮。

前两天,塔图姆拿到创凯尔特人队史记录的60分;以及,凯尔特人队史第一个,单季有不止一场50+的球员。

这稍微有点典故了:

凯尔特人队史传统,不会让球队有如贝勒、天行者、张伯伦那样七八十分一百分的刷法。类似于波波维奇治下,也就阿尔德里奇那场56分最高。

队史前三十几年,凯尔特人的记录,一直是萨姆·琼斯1965年的51分。1983年伯德不小心得了个53分,新记录。1985年麦克海尔得了56分。过了9天,伯德对亚特兰大,漫不经心得了60分。

之后这记录就沉寂了,凯尔特人也的确不太喂一个人飚分。2006年皮尔斯主场对勒布朗轰下50分,对面勒布朗打了个43分三双:那是卯上了。再就是小托马斯几年前的52分。

实际上,上个月塔图姆的53分,已是当时凯尔特人队史第三记录了。

然后就是前天,60分。

任何一个能得到60分的,都没法靠一招鲜的了。

之前塔图姆大战库里时,聊到过这点,那天库里夸塔图姆:

“从他选择进攻点、如何调整比赛的方式,你能看出来,比赛对他而言已经慢下来了。他外围投篮更好了,但当比赛慢下来时,不管他打了几年,他才真变得致命了。”

塔图姆新秀季,一个明显特色是容易慌,怕做错,躲着打。新秀年,他会做大量被动的变向和后仰。

今年春天,塔图姆不是“发现不对赶紧撤步投篮”,而是“我知道我比你们节奏都快一拍,我一开始就决定好怎么对症下药了。”

这里就得说他的侧跳步投篮了。

侧跳步投篮,史上用得最好的大概是保罗;现役用得最溜的,大概是比尔。

保罗六尺出头,比尔在2号位也不算高。侧跳步投篮,是为了避开防守:高度不够横移凑。

塔图姆一个203公分的,使这个就很欺负人了——他没杜兰特那样仿佛作弊般的身高臂展,但已经可以在大多数对手头顶出手了。

现在再加侧跳步,谁挡得住?

妙在塔图姆的出手,是很看场面的。

譬如杜兰特的强投,基本无视防守,“你起跳之前,我已经出手了;你的高度,我根本不在乎”;塔图姆本季慢下来了,追求的却是“我先看清你锁哪一点,然后走另一侧”

或者更直白点:向底线那一侧。

因为大多数防守站位,都优先锁中路放翼侧底线;塔图姆也就吃这招。

妙在他左右横跳都行:右翼,对手相对封左手中路,那就右横跳。

左翼,对面对面基本锁右手中路,那就左横跳。

另一方面,新秀季时,塔图姆总是突破一个身位,就想着急停中投了,现在则喜欢这么处理:

抢住身位,把一个对位者隔在身后;看清对面站位步伐,自己调整一下,打第二番。

比如:借个掩护抢个身位,调整步伐,等掩护队友内切做第二次掩护,然后第二次跨步突破得手。

这么做的好处是:会给对面留下阴影。

下一次再这么打时,对面补位的延阻;自己稍微一个步伐调整,似乎要交叉步突破了,能让对手自动后撤一步护篮。

此时放弃突破,直接连一个跳步抛射,有了。

所以说,塔图姆现在打得,很科比

他有身高,有臂长,但他的投篮,包括左右侧跳步,包括步伐变化,都是在跟对面步伐下棋。

本季迄今,杜兰特跳投占进攻79%,每场跳投得16.5分,被盖率2%。

塔图姆跳投占进攻72%,每场跳投得14.7分,被盖率1%。

塔图姆身高臂长都不及杜兰特,也不如杜兰特准,被盖率反而还低些,都在这些步伐移动上了。

杜兰特那样的天赋——七尺身高、后卫移动、死神射术——是无解的,大伤过后,略加调整,也还可以无视绝大多数对手的防守,也只有扬尼斯这级别的怪兽,偶尔干扰得到。

塔图姆早早地,刚23岁,就走稳了这条看菜下饭的连环杀手之路:

当然不能靠一招纵横天下,但理论上,这样见招拆招什么都会、靠步伐腾挪的打法,是可以走很久很久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