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文学] 2245,默冉和他的诗友们 | 诗下笔下的水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3037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墨兰雪

副总编 :幸福密码

             玲子

校稿 : 王维新

   
默冉讲故事
2245,默冉和他的诗友们
     诗下笔下的水
    古今诗人写过《水》的诗不少,一周以来,《讲故事的默冉》群里老师也参与写下古体和现代《水》的诗!
     雨水
文/岳兴汉
三更细雨润花香,
万顷苍田灌水浆。
鸟雀檐前喧笑语,
盈畴遍野好风光。
    七绝
    雨水
   
   文/硕怼
三更雨点打窗棂,
并气林园传唦声。
田地干涸张笑口,
禾苗浸透并力生。
    
    临江仙
   《水》
  
   文 / 魏兴武
淫浸七成浩瀚地,
藏育无数资源。
倚供潇洒复承欢。
千般生物链,
人类列终端。
上善方将睿智見,
聚能穿石开山。
载舟倒桨靠君酌。
从德一路顺,
使得万年船。
 

  

     黄河水
文/魏齐坤      
      岳兴文
九曲十八弯百折不回的黄河水
穿过兰州的胸膛
昂首挺胸
气贯长虹
扬鞭策马到天边
一路高歌向东去
是梦
也有一百一十五万年
天蓝蓝  岸青青
水宽无边深无底
一黄一清
循环无止境
一曲情歌代代传
春潮是您的风采
大地是您歌舞的平台
您用臂膀挽起了高山大海
您有母亲的情怀
流淌的是华夏子孙的血脉
我们是您怀抱中幸福的儿女
永远吸吮着您甘甜的乳汁
那儿有网都有你织
那儿打浪都有你护           
一次次的弦断你来续
一次次的断水你来接
一百次的征集
一百次的给予
写给黄河母亲的诗里
满是一道悲悯的目光
这些灵魂里的跋涉者
是您孕育的黄河儿女
祈望那些卑微的生命在一首首诗里站立
站在东方
您就是根植在民间的天圣
今天,我高歌
今天,我呼跃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
           
      
《黄河水》
散文诗           
s
     文/ 萧锋
怒吼,
奔腾马啸,
母亲河的呼声。
龙的传人,
中华民族的精神。
青藏高原的,
亿万小水滴,
汇聚成大河。
汹湧澎湃
跨越千山万沟,
绕过九十九道湾,
载着不屈不挠龙的精神。
为了中华民族的,
掘起,
奔向大海。
从三江源出发,
凝聚力量,
洗刷厉史的耻辱。
洗刷晚清的污垢,
淹死那小小的矮寇。
埯埋那八国联军贼寇。
母亲河的怒吼,
黄河水洪流,
民族的精神,
让中华儿女挺直了腰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振兴,
中国人有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心。
中华民族。
两个一百年,
实现,
母亲的心愿,
是黄河儿女的责任。
也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心愿。
   《黄河水》
   文/李国兰
九曲不弯的黄河水,
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碧波相连的浪花,就是母亲的呼唤,
汹涌波涛的怒吼!
就是龙的传人,
华夏儿女的精神。
你激流勇进、
转过了九十九道湾,
一日千里,
向前奔跑,
流向那梦想的远方。
你奔腾不息,
跨越千年尘世,
承载着不屈不挠龙的精神,
与中华民族的振兴大业同行,
奔向那想往已久的大海。
母亲的大公无私,
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
华夏之子、
祖祖辈辈、
都是龙的后代!
生命中流淌着汹涌和澎湃,
冲刷民族的污垢,
洗清历史的耻辱,
淹灭了该死的敌寇,
实现了母亲振兴大业的伟大梦想,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可歌可泣!
        

《祁连雪水》
文/萧锋
春阳,
照射在白雪皑皑祁峰。
亿万个雪山的子孙,
金银透亮的小水滴。
跳跃着,
翻滚奔腾,
浸透河西走廊。
戈壁滋润,
绿洲花红,
祁连山的雪水,
就是鲜话的生命,
欣赏着世间万物。
雪山的乳汁,
源源流长,
甘甜入心,
滋养着万物生灵,
守护着雄关长城。
孕育出中华百年复兴,
浇灌出,
几千年中华絲绸文明。



    天爷水(散文诗)
    文/默冉
我生存的苦甲天下的陇中地方
人们把雨水方言叫  “天爷水”             
意在所饮用的水
都是玉皇大帝派遣龙王降下来的圣水
陇中
地域很大
苦甲天下
这个古人有意无意的名字
在不知不觉间
留下了这块土地与水隐约的恩怨
远古
一场洪水
吞没了万物
却让伏羲氏和女娲
他“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旁观老天爷水与地之宜”
从天水把这儿用火棍之拔
划割为阴阳之隔的地方
漫岀了芸芸众生的水面
老天爷
一定是老天爷水
滋润着干渴的土地
是老天爷水
给了这儿周流而不聚的伟大灵感
让大地地深深地体味到了“易”
历史老爷告诉我们
强大的陇中
明朝前则是一片绿洲
泉水叮当
是一个向朝廷驯养战马牧马的古牧场
曾被元明朝争夺的宝地
一个郝郝有名的森林草山之国
谁能料想到
一夜之间
绿洲变旱塬
竟与水无关
而谁都知道的是
人和鱼一样
一时都离不开水
所有没有天爷爷的恩赐
就没有陇中人唯一的生存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啊
老天爷一生水
水生万物
在中国大西北陇中的历史上
像楼兰古都那样
因为没有了水而终于随风而逝的国家难道还少么
逝者如水
然后400多年历史的长河上
陇中这个名字却飘扬至今
然而
不知为什么
人们说到生存在这儿的人畜
却脱不开“饮用”的实用主义理解
那些对陇中的老天爷水
津津有道者
说的都是灌进人工筑成的黄胶泥水窖里的雨水
 沉淀一个阶段     
清澈透亮
久蓄不坏
越久越纯良
饮之可以使人皮肤洁白
喝着天爷水长大的人
虽属陇中苦甲天下
却聪明伶俐
山外的姑娘都爱嫁过来
品尝几口
喝上纯净的水
生育的娃更聪明 
甚至古今诗人也《咏陇中水窖》的诗不少
诗中也道岀了陇中
一旦连年天旱无雨          
聚众在山头上
龙王庙上求雨
祈告老天降下救命的雨水
 妇女们都成了盼水妈
连天上飞的麻雀都渴死了不少             
不信
你随我去看看
我们那山旮旯里的一眼眼张着口的水窖
啥都明白了
       2021年4月18日辛丑年三月初七上午11时59分于家
      4月20日早晨7时30~8时46分改于家
     (天阴)
 

   

    窖水
文/宏志
窖水
乡下娃喝着长大
摸爬滚打
日常生活
离不开它
窖水
数千年时光铸就
孕育着几辈辈人
净而纯中无一尘
平而静中有物影
窖水
苍夭怜见赏赐
冬春藏雪
夏秋集雨
清粼粼的水
甜滋滋的味
皇帝过往尝几回
     小溪
    文/魏兴武
小溪
你优柔寡断
你不争不亢
你刀砍不断
你斧劈不折
你可以顺势利用我
但不可阻我去路
优柔中带着坚韧
温顺中藏匿不屈不挠
     水            
文/萧锋
水,
你从那里来,
我从天上来,
我从雪山来,
我从喀喇昆仑来。
水,
你能钢能软,
滴石欲穿,
温柔百转,
滋生出世间万物。
水,
你清彻透明,
没有心眼玩人,
洗干净人们的心灵,
冲走那历史的污痕。
水,
你的目标总是向前行,
每一滴都有远大的理想。
奔向大海,
找到母亲。
    南河暮春水
    文/未名
啣山雪水,    
兴隆雨水,
山上溪水,
山下峡水,
桥下有水千秋泽;
空中声源,
地壳震源,
石下泉源,
三峡电源,
万物追源万类春。
      2021年4月26日辛丑三月十六早晨8时39分于榆中南河踏春的田埂上
    《 水》
     
    文/点积
外表清澈
心灵透明
冰清玉洁
大公无私
乐于奉献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时而波涛汹涌
一泻千里
时而万马奔腾
波浪滔天
也可瞬间消失
不留痕迹
       

写水不见水的诗
     口 默冉
     今晨,在《爱上诗》同题征稿收录的末诗中,拜读到一位叫星星相映作者写下《水》!请看:
       

       水
    文 /星星相映
猪牛马羊……
飞禽走兽
金丝楠、月桂……
花草树木
你穿过
它们身体时的波浪
叫醒黎明
     读了这首诗,让我看到朔风老师有慧眼,收录此诗。       
       诗中说的世上就是两种东西,一种是动物,人也是在动物里面;一种是植物。这符合自然规律!
        这首诗短小精悍,让人猛一看,还不是个诗,细读琢磨,是诗中有诗!意中情深!
        诗里说的动物,猪牛马羊……还有等等,举不胜举。都是飞禽走兽。
        金丝楠、月桂……是最名贵的树木。         
      金丝楠是中国古典家具重要的木材之一,是一种软质木材,也是珍贵树种。它产于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湖北等地。据《博物要览》记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            
        月桂,又名桂冠树、月桂冠、香叶(月桂叶),为樟种月桂属常绿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及小亚细亚一带。
       据说,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
       月桂,传说是月亮上的树,这棵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还是举不胜举,都是花草树木。
       这些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的慈养,离开水就失去生命!
       有了水,穿过它们身体的时的波浪。
       所有动物、植物,才会生存,有些冬眠的动物,所有冬眠的植物才会春天后渐渐复活!才会有黎明的曙光!
       好诗!是水中一首难得的好诗!
       据说有一本《水》的诗,把水的性格啥都写完了,我没见过这本书!
       我将继续写有关水的诗!
        
     

参与作者     排名不分先后        岳兴汉   硕怼 魏兴武  魏齐坤 岳兴文  萧锋

李国兰    默冉   宏志   末名   点积   星星相映

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欢迎识别关注三江文学

各大平   精彩不断

三江文学散文诗刊

三江文学

名家美文欣赏

三江文学古诗词刊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