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秦皇岛山海关——万里长城山海关
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属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境内。山海关是明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京师门户。山海关的名称源自明初大将军徐达扼辽蓟之咽喉,依山阻海建关设卫而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海关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依山襟海,雄关琐隘,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在明长城沿线上千座大大小小的险关要隘中,山海、居庸、嘉峪三关名冠古今,而这三大名关之中,山海关又雄踞其首,因此称之为“天下第一关”她的军事重镇之地位,在长城各关口中绝无仅有。
山海关境内的长城南起老龙头,东北到九门口,全长26公里,在明代属蓟镇山海路管辖,共有十座关口,从南到北依次是:南海口关、南水关、山海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三道关、滥水关、寺儿峪关、九门口关。
进入山海关景区便是瑞莲阁公园。瑞莲阁公园的雏形是东护城河,因明万历十二年(1584)修东罗城而逐渐荒弃,后于民国14年(1925)在邑人临榆县参事孙国钧(字荫桥)的倡导下,集资兴办一公园,取名瑞莲阁公园。
再往前行便是是瓮城,原来四个城门之外均有这样的瓮城,现只有眼前的瓮城保留完整,周长317米。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整个建筑规模雄伟,气势浩然,据《临榆县志》记载,明清之际曾多次维修,解放后又多次修缮。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箭楼整个建筑分上下两层,下部为城台,呈长方形,长44米,宽30.4米,高11.75米,城台建筑敦实雄厚,中央有砖砌拱券门,以通内外,券门洞高7.5米,宽5.8米,原设有大门,可以开闭。
城台之上的箭楼高13.7米,东西宽10.1米,南北长20米,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其建筑面积为198平方米,其建筑结构为歇山单檐顶,顶脊双吻对称,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
在箭楼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天下第一关”巨匾,匾长5.9米,宽1.55米,其中“一”字一笔1.09米,繁写的“关”一竖1.45米,五个大字结构合理,精神贯通,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