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浙江(七)----《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相关推荐
-
绍兴,藏着李白的“诗与远方”
绍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绍兴自古多美景.会稽山阴的兰亭,有崇山峻岭,有茂林修竹,更有流觞曲水,美不胜收.若耶溪则风景优美,又是西施浣纱之地,也是文人 ...
-
英雄也要知道“出处”
英雄也要知道“出处”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98,会夷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之间的通路,<越绝书·吴地传>记载:吴古故从由拳辟塞,度会夷,奏山阴.辟塞者,吴备候塞也."吴古故"后面肯定脱漏了一个字,有人认为是" ...
-
六个“府”字,写尽古城风流
跨入花甲门槛前后,老同学逐一卸妆退出表演舞台.少年旧影依稀在,游子常梦家乡土,在先后十余次聚会中半数以上选址在绍兴,尽管其中不少同学已经家无亲友,不识乡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每次返乡总带着一种亲切感. ...
-
绍兴,江南的风骨
绍兴地形比较复杂.处在丘陵山地和平原盆地的交接地带,往北是杭州湾,可以通海.境内会稽山自西南向东北横跨,分水浦阳.曹娥两江,是绍兴的脊梁. ▲ 绍兴在浙江的区位示意图.制图/伍攀 无论在地形上还是文化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初稿)--《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卷四十 ○渐江水 A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 <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地理志>云: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北迳其县南,有博山,山上有石,特起十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十)----《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E2 江水东迳上虞县南,王莽之会稽也.本司盐都尉治也,地名虞宾.<晋太康地记>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乐,故曰上虞.二说不同,未详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九)----《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D2 江水北迳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岭森蔚,沙渚平静,浦阳江又东北迳始宁县嶀山之成功峤.峤壁立临江,欹路峻狭,不得并行.行者牵木稍进,不敢俯视.峤西有山,孤峰特上,飞禽罕至.尝有采药者,沿山见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八)----《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C2 浙江又东迳柴辟南,旧吴楚之战地矣.备侯于此,故谓之辟塞,是以<越绝>称吴故从由拳.辟塞渡会稽,溱山阴是也. 柴辟(亭),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东南.<汉书·地理志> 会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六)----《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A2 秦始皇登稽山刻石纪功,尚存山侧.孙畅之<述书>云:丞相李斯所篆也.又有石匮山,石形似匮,上有金简玉字之书,言夏禹发之,得百川之理也.又有射的山,远望山的的状若射侯,故谓射的.射的之西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五)----《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E 浙江又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勖封兰亭侯,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之临郡也.起亭于山椒, ...
-
《水经注》里的浙江(四)----《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D 浙江又东迳灵隐山,山在四山之中,有高崖洞穴,左右有石室三所,又有孤石壁立,大三十围,其上开散,状似莲花.昔有道士,长往不归,或因以稽留为山号.山下有钱唐故县. 灵隐山,又名灵茆山.仙居山.位于杭州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三)----《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C 浙江又东北流至钱唐县,谷水入焉.水源西出太末县,县是越之西部姑蔑之地也.秦以为县.王莽之末治也.吴宝鼎中,分会稽立,隶东阳郡. 钱唐县,西汉的钱唐县应该在灵隐山下.最重要和最明确的证据来自刘真道( ...
-
《水经注》里的浙江(二)----《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B △北过馀杭,东入于海. 浙江迳县左,合馀杭大溪.江北即临安县界,水北对郭文宅,宅傍山面溪,宅东有郭文墓,晋建武元年,骠骑王导迎文,置之西园.文逃此而终.临安令改葬之.建安十六年,县民郎雅作乱,贺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