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茶马古道轶事——记石包田背人过河
相关推荐
-
石厢子(四川),“鸡鸣三省”地之一2
随后,我们来到石厢子会议旧址,当年"石厢子会议"在坪街北角的彝族村民王连山家召开的,周恩来也住在这里.我们在门口留个影. 在会议旧址门前,我们一展开队旗,马上和以前的行程一样,吸引 ...
-
【许存仁】古道轶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先后占领我国华北.华中大片国土.1940年后,日寇又侵占了越南.缅甸,封锁了我国与东南亚的国际通道,全国货物供应十分紧缺.丽江成为从云南至西藏.印度的世界屋脊骡马运输的唯一 ...
-
泰山石商贩解“石”归田转型记
泰山石商贩解“石”归田转型记
-
黄氏(黄陂石门官田分支)续谱记
◆ ◆ ◆ 文 | 黄文波 晓雪&图 | 黄文波 2015年清明,回老家官田村扫墓祭祖,宏恩大伯热情接待.跟大伯及各房兄弟们聊起正在考虑黄氏同庆福修谱事宜,阐述了修谱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其一: ...
-
南社诗人包千谷在田背留下的诗作
(图为田背村一角 刘增荣拍摄) 题记:包千谷先生从1930年秋至1934年冬,曾多次寓居田背,一度设馆村中光藜堂,留下许多诗文,现录部分诗作如下: 读刘鳌石<田背八景>诗感吟 (1932 ...
-
包千谷先生与田背
(图为田背宏文馆景区一角 刘增荣拍摄) "我家住,田背乡,居中都,好地方,姓刘氏,彭城郡,数百家,自成境--小孩子,学唱歌,不敢骂人嘴莫多,讲规矩,叔就叔,婆就婆,哥就哥,有客来,爱温和, ...
-
鳌石先生在中都田背
(图为田背风光 刘增荣拍摄) 刘坊原名刘琅,字季英,号鳌石,千十郎六世孙,祖居上杭县南湖里埧头村(现上杭县稔田镇化厚村),尊祖刘旺富迁居上杭城关下中街(原瓦子街,现天山街居委会隔壁),居所为&quo ...
-
看图学和田玉术语|(六)石包玉和玉包石 不再傻傻分不清楚
近日,一些入门级别的玉石收藏者在选购和田玉的时候,对石包玉与玉包石如何辨别犯了难,小编希望通过本章节的详细介绍,能对大家在和田玉的辨识中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注:文章部分内容摘自<新疆和田玉(白玉 ...
-
王光腚入园记:兄弟情深,背锅有你
放学回家的路上,爸爸总会问我很多关于幼儿园的问题. 可怜的爸爸没有上过幼儿园,童年生活有欠缺,人格和灵魂不完整,我很同情他.为此,我只能不厌其烦地回答他无趣的提问. 他开始问了:"今天开心么 ...
-
赌不赌?石包玉真能一刀变富翁?
财富自由 "一刀穷,一刀富,一刀披麻布"这句朗朗上口的赌石台词,相信很多玉友也都明白"小赌怡情,大赌伤身"的道理. 其实在和田玉行业,赌石也是相当流行的,和田玉 ...
-
石包玉,说赔就赔。
石包玉,说赔就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