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最美乳山茶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最美乳山茶  

  陕西  谭思娟   

我喝茶成瘾!

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台湾高山、云南普洱都曾成为我茶品中的过客。唯有对乳山绿茶情有独钟,一直想写乳山绿茶以表厚爱,像是写一个感情太深的人,迟迟难以下笔。

说起我第一次喝茶,追溯到我的中学时代,痴迷阅读,借来的书籍第二天要归还,晚上偷偷沏茶一杯,放在床头柜上,边喝边看,三更鸡鸣仍然毫无睡意,一本小说看完,窗户发白,枝头上鸟叫雀跃。久而久之,上了茶瘾。

初次喝茶是从十万大山的花茶开始。深黄色浓郁苦涩的味道,像极阅历深厚的老人,抿一口,仿佛穿越时空,宁静清幽。

后来,每到一个城市旅游,当地茶成了我驻足的风景。夏夜七月,在西湖堤岸观月赏荷,月色如银,十里荷香,和朋友围坐,杯盏里的西湖龙井女儿红,茶香袅袅,自有“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的惬意,把盏问月,不知今夕何年?

再后来,福建铁观音、台湾高山、云南普洱等都曾诱惑我行走天涯,迷恋一时,最终经不住光阴的刷洗打磨,淡出了我的记忆,就像没有缘分的人,再怎么珍惜,总觉得缺点什么。细细琢磨,为一座城池,一方胜景远足千里,倒不如说为了一杯茶,总在路上。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山东乳山,就为这座小城着迷,并不是它海天一色的美景,也不为它最佳的人居环境。而是海边停泊着零零散散的小渔船,坐在小船上和渔民闲聊,渔民是一位七十开外的老人,他的三个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日子过得都很富足。过了大半辈子海上生活的老渔民,老来不愿和儿女们一起住,大多时间带着老伴生活在渔船上,悠然自得,图得一份清闲。

初秋的下午,一块阴云在头顶游弋,一会儿细雨绵绵密密落在沙滩上,海岸上的树叶在雨的洗涤下分外鲜亮,和沙滩上苍黑的巨石相映成趣。和老渔民聊起茶,真是话逢知己天又雨,天留客,人留客。船篷里渔民老伴做了鱼锅饼子,老渔民拿出地地道道的乳山绿茶招待我。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赤着脚,腿上沾着泥巴的老渔民竟然有一手功夫茶艺,品茶论茶如此讲究和高雅。“茶逢知己千杯少”谁说品茶是文化人的格调?雨过天晴,夕阳斜斜地洒在海面上,金橙色的,透明而光亮,醉意茶,诗意景,心境越来越豁然清明起来。

原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南茶北种”落户于乳山。在乳山母乳般的土地上试种成功,且一年一年肥硕壮大。杯盏中茶汁翠生生的绿,带着绵长的板栗香,轻盈鲜活,仿佛青春。

道别时,我将随身携带的袖珍式戏匣子送给了两位老人,老渔民硬是回赠了我一盒乳山绿茶。

有茶友从深圳归来,应邀喝茶。我特意带了乳山绿茶赴约,一见面,朋友说他新买的茶具出身名门,说他的茶,是上好的闽南“大红袍”。听到“大红袍”三个字,让我想到戏词“中状元着红袍”,有成就辉煌之霸气。我半开玩笑说:“以你的壶,沏我的茶,可否?”

朋友净手,打开两瓶农夫矿泉水,倒入加热器,电磁兹兹。取少许乳山绿茶入名壶,沸水冲泡,头汤洗茶、烫杯、淋壶。细节到位,一丝不苟,像跪在佛像前磕头叩拜的信徒,虔诚之至,令人肃然。禅茶一味,想必,喝的是茶,悟的是禅意吧。

朋友为每人斟满一盏茶,满屋茶香四溢,茶汤清亮嫩绿,有人举杯闻香,有人抿一口细品。朋友说:这茶与炒熟的板栗放一起了,有板栗香。我笑着解释:板栗香是乳山茶的特点,你的闽南大红袍一定喝不出板栗香的味道吧?朋友砸了砸舌尖,连连称赞:“好茶,好茶!”

每天早起,打开电脑后,第一件事是取一撮乳山绿茶放入透明的茶杯中,徐徐加入沸水,茶叶在水中,花儿般绽放,颜色绿润,香味持久。敲打键盘,任光阴从指尖轻轻溜走。杯中玉叶跌宕起伏之后,淡然如同安静闲适的时光,恍然醒悟,一生静候的不就是这杯茶吗?

喝了乳山绿茶,再喝别的茶——如匆匆过客,不留记忆。名茶,高档茶就像名媛,虽然有昂贵的身世和显赫之气,却喝不出乳山茶恬静温馨的意境来。

乳山有文友好酒,大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才情。我曾给他寄过一箱陕西特产西凤酒。他收到酒非得要如实支付酒钱,推来让去,执拗不过,我开玩笑说:“用我的西凤酒换你们乳山茶如何?”电话那端的文友满口答应,笑得爽朗而开心。

2018年9月,我和朋友再次去乳山旅游,正好赶上乳山市海滨新区首次举办的风筝节。天空蔚蓝高远,大拇指广场,游人如潮,风筝漫天,五彩缤纷,放飞最美中国梦!

我住在银滩边上的度假公寓,楼下就是国际海水浴场。九月的早上,海风凉爽,站在落地窗前,看日出从海面上冉冉升起。泡一杯乳山绿茶,静静地享受泡茶的过程,茶汤下肚,春暖花开。

乳山,一个山海相拥的城市。山海生灵芽,净水孕奇茗。南方茶在乳山的土地上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若说我当年在渔民船上第一次喝乳山茶,翠生生的绿,像年轻窈窕的妙龄女子,轻盈单纯。那么,在乳山土地上生长了半个世纪的乳山茶,如今已是一个风韵绰约的女人,千姿百媚。一杯乳山茶,品味之中,有如静坐草木之间,有如回归远古山林,感受清风浩荡,感受喝茶的好时光。

乳山,也是红色经典小说《苦菜花》的故事发生地。大乳山是母亲山,乳山茶喝起来更有母爱的味道。

谭思娟,陕西宝鸡陈仓区人。陕西省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理事、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作品常见于各种报刊杂志。

附:【大赛公告】 ‖ 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 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 陈彩洁

编校:韩佩瑄

制作:吴金程

友情提示

征文稿件,原文发出。如错别字较多或乱用标点符号的,会影响文章质量,评审减分。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732241689@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

(0)

相关推荐

  • 关于新媒体《行参菩提》两个征文活动的通告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第二届& ...

  • (8)大乳山泓興寺

    泓興寺在大乳山风景区内,寺院始建于南北朝北魏时期,迄今已有1600余年,其间几经损毁,几经重建,现在的泓興寺重建完成于2011年,2012年5月18日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重建后的泓興寺布局方正,气势 ...

  • 其实日照绿茶不止板栗香!这些香味也是常见的

    了解更多日照茶资讯 日照绿茶 经典板栗香 谈起日照绿茶的香气,几乎每个人喝茶的人都能随口说出"板栗香".的确,日照绿茶南茶北引六十余载,独特的高纬度生长环境与日臻成熟的炒制工艺,赋 ...

  •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燕山石径斜/刘梅花

    燕山深处,有个村子叫诗上庄,美好得不带一点烟火气息. 去诗上庄的路上,一直思忖,文人最宜居住的地方,怕就是这个燕山深处的小村庄了.满山郁郁苍苍的树木,绿得有仙气的河水,甘甜的空气,才能教人在心里萌出文 ...

  • 你喝过禾花茶吗?

     禾花茶 刘述涛 茶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虫屎茶.普洱茶等等,但我独喜绿茶,不知是来自于绿茶的产地,还是从小习惯了喝绿茶,把肠胃也喝顺了.在绿茶中,又分春茶.秋茶.夏至茶.明前茶.明 ...

  • 判断一杯上好日照绿茶的标准 这几点尤为重要

    ★ 很多茶友对于"品茶"都是拿来主义,对于茶叶本身的优劣没有太多的关注,也有很多茶友觉得价格高的茶自然就是好茶,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每一杯茶都会因茶树的生长环境,采摘标准,炒制功力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到“西冶工坊”品博山琉璃之美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到"西冶工坊"品博山琉璃之美       山东 王秀东  前些年,一个在博山美术琉璃厂工作的朋友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乳罗山上是家乡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乳罗山上是家乡      陕西  党启军    最近,喜闻今年的市高考文科状元被合阳中学的党小雨同学摘得桂冠.刚得知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最美年少读书时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最美年少读书时    河北  闫梦 清朝文学家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一个"窥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时光抹不去的乡情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时光抹不去的乡情 山东  赵金雷 小时候,没有走出过大山,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就是我的全部世界,村里的每一个地名,都是我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一宫旧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一宫旧事 天津  李英 为了写好<一宫旧事>,星期日上午11:00时一下课,我从老年大学立即乘车,直奔一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姗姗来迟的惊喜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姗姗来迟的惊喜 天津  孙乃秀 静悄悄的1983年和往常没什么区别.知青们在新桥农场依旧过着十九年来"日出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隔代亲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隔代亲 河北 王友明 记得小时候,奶奶常抚摸着我的头用亲昵的口吻说:"孙子孙子,奶奶的命根子."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我爷爷的故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爷爷的故事 宁夏  罗万军 有时侯,我们怀念一个人,不是为了歌功颂德,也不是为了炫耀吹嘘,而是为了念本,为了感恩,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龙多村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龙多村 重庆 文贵杰  一 "潘家湾的土,合坎院子的田,李家湾的豌豆.胡豆不需放油盐.&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