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湖中的噬病毒体们
相关推荐
-
耐人寻味:从人类粪便中发现了5万多未知病毒
majer @ 2021.06.30 , 08:42 今天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上的研究发现了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54118种病毒,其中92%是以前未知的. 但正如联合基因组研究所和加州斯 ...
-
土壤宏病毒组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导 读 土壤是病毒遗传多样性的储存库,但由于土壤自身特性及技术手段的限制,基于传统培养方法对土壤病毒的研究及功能认知存在局限性.宏病毒组学技术能直接从土壤环境样品中获取病毒基因组,随后通过高通 ...
-
一文揭秘人体病毒组,读懂380万亿病毒
这是<肠道产业>第 738 篇文章 编者按 近年来,基因组科学取得的巨大进步允许研究人员检测存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微生物.人们发现,人体里不仅存在着数量巨大的细菌,而且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毒 ...
-
科研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细胞宏基因组揭示了深淡水湖中潜在的关键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编译:Jione.song,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自从发现大量病毒存在于水生系统以来,人们对病毒生态学的理解得到了迅猛的增长.病毒感染细菌和古细菌的过程已经被广泛研究 ...
-
超14万种肠道病毒“出土”,人类肠道病毒的作用是什么?
导语:肠道中的病毒如何影响人类健康? Science daily 虽然肠道微生物群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热点,但是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依然有很多空白的地方,比如涉及到肠道病毒,我们了解的就更少了. 病毒是地球上 ...
-
戴磊:22分钟说透3大下一代微生物组技术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微生物组研究中心的戴磊研究员.今天很高兴来到我们的<肠·道>演讲,和大家分享我关于微生物组工程方面的一些心得. 本演讲的幻灯片 .pdf 版 ...
-
科研 | Microbiome:宏基因组学揭示了水生生态系统中以噬菌体为中心的生态相互作用
编译:流年梦,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在自然系统中,水生生态系统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对研究该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困难.与此同时,在所有成员 ...
-
综述 | Cell Host & Microbe:精准医学:工程微生物改善药物疗效
编译:红霞,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为什么药物对一名患者有效,但对下一个患者无效或引发严重的副作用?答案是复杂和多方面的.近几十年,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取得了重要的进 ...
-
新文速递 | 在淡水湖中微生物群介导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动力学
美国学者Sarah P. Preheim等人于2018年9月18日在<Microbiome>上发表题目为<Dynamics of microbial populations medi ...
-
这里被誉为北方千岛湖,在东北第一大淡水湖中,山绿水美民风淳朴
这里是一个小众旅游景点,一般深度旅游的才会发现这个地方,大家都应该知道,素有东北地区第一大淡水湖之称的水丰湖,而小韭菜沟就是属于水丰湖,这里丰沛的水面,是垂钓者的天堂,随便抛一杆,就有鱼儿上钩,因此这 ...
-
呼伦湖面积比巢湖大,为何我国传统五大淡水湖中没有它?
在中学地理课上,大家都学过,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及巢湖.让不少人觉得奇怪的是巢湖面积并不大,只有约780平方千米,却能位居我国传统五大淡水湖之列.呼伦湖的面积比巢湖大,因此现在有 ...
-
不可思议的生物结构。1.噬菌体模型。标准...
不可思议的生物结构.1.噬菌体模型.标准的纳米机器人形状,有腿,有头部,有躯体,这东西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2.病原菌沙门氏菌的鞭毛马达的冷冻电镜成像.这东西看起来像一个发动机, ...
-
当前政策对网箱养鱼的相关规定及对淡水网箱养鱼的几点看法
近年来,在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下,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在各轮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与督查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产养殖业也不例外,首当其冲的,当属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网箱拆除.据不完 ...
-
细胞自噬检测实验流程
自噬(Autophagy),或称自体吞噬,是一个涉及到细胞自身结构通过溶酶体机制而被分解的过程,该过程是一个受到紧密调控的步骤,帮助细胞产物在合成.降解以及接下来的循环中保持一个平衡状态." ...
-
贝加尔湖中沉没1600吨黄金,为何百年来没人敢打捞?实属高深莫测
对于海底打捞这件事,很多人都曾经存在着一些捞金梦.不过在汪洋的海洋中,曾经无数的轮船被海洋吞没.所以在大海之中的自然也是有着众多的宝藏的存在的.可是那些沉沦在海底的一些宝藏,对于很多追求宝藏的人来说, ...
-
那些人类遗忘的角落,遭遇了大自然无情反噬
话说,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人与自然之间的较量就从未停止过.的确,以现如今的科技,人类几乎可以在地球的任何地方留下文明的痕迹, 但是,人类真的能战胜自然吗?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自然总会来收复一切曾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