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展作者创作手记:我并不习惯创作作品
相关推荐
-
他凭两件小字作品入国展,创作心得值得细品!
笔:蝇头小楷笔 墨:红星墨汁 纸:绢 创作环境:工作室 我的创作多为小字作品,写这样的作品费时耗力,但书法艺术需要表现运动性和时间性,要保持书写的连续过程.小字作品也需要凝神静气,一气呵成.中途的间断 ...
-
兰亭奖投稿,我放弃使用最擅长的隶书投展......
用心剪裁 突破瓶颈 ■叶韶霖 笔:杭州广文轩 墨:成都诗婢家 纸:白宣.仿古宣.越竹斋南宫金版纸 砚:宣砚 创作环境:工作室 冲击国展,于我来说,向来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从仔细阅读征稿启事开始,选择何 ...
-
第三十七届兰亭书法节开幕暨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仪式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今天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万物欣欣向荣,一个最宜养生的节日,对于书法人来讲,也是一个充满憧憬的日子.上午九时许,第三十七届兰亭书法节开幕式暨第七 ...
-
入展作者创作手记:我追求“笔墨自由”,不在意点画是否粗糙,着墨是否浓淡
张耀虎 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展入展作品 草书册页笔:秃锋狼毫墨:陈墨纸:枸树皮纸砚:墨碟创作环境:子夜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笔墨技法与创作形式,较之古人 有了很大的继承与发展.如今,为适应展厅情境下的&q ...
-
入展作者创作手记:你的章法没做到“制造矛盾,化解矛盾”
倪和军书法作品 倪和军书法作品 倪和军书法作品小编按:本文来自当代书法篆刻院联手<中国书法报>.<中国书法>杂志推出的"批评之爱"活动.刘宗超品评倪和军书法 ...
-
入展作者创作手记:我临习《书谱》,达到闭目能诵,脱帖能背的程度
谢扬科书法自幼学书已有三十余载,一路走来感慨颇多,最初虽心摹手追,寒暑往来,终无得法,有幸在大学期间得恩师指点一二,篆隶楷行草均有涉猎,时有顿悟,书艺渐进,而后又求学于国美书法专业,眼界大开,训练科学 ...
-
入展作者创作手记:我学王羲之是用五个维度来学的
杨江帆书法作品王羲之的思路是五个维度来临帖.第一个维度是"形",第二个维度是"势".王羲之说"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形&q ...
-
全国楷书入展作者创作手记:我坚持用行书笔意写小楷
陈雄祥全国楷书展入展作品笔:"乐道"兼毫小楷笔墨:"香树"牌墨汁纸:麻笺砚:端砚创作环境:双休日于学校书法室我的学书历程,上溯秦篆汉隶.六朝碑版.魏晋风尚,下至 ...
-
国展入展作者创作手记:我有展必投
马建明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我从小喜欢书法,但真正接受书法学习是从2010年神东集团聘请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的齐作声.侯锡瑜老师来鄂尔多斯举办书法培训班开始的.2013年7月12日随陕西余继忠老师到河北邯郸参 ...
-
入展作者创作手记:写颜体入展很难吗?我是这样做的
彭文斌 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展入展作品笔:兼毫墨:漆烟纸:绢纸砚:普通砚台创作环境:书房学颜,两位先贤的观点对我影响颇深,一为梁启超,一为沙孟海.梁启超说:"欲学颜书者,但取秦权量诸刻及汉碑中 ...
-
入展作者创作手记:这件作品我写了1068个字
李亲惠十二届国展作品 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是我国书法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每四年一届,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共收到投稿作品52620件,经评委层层 ...
-
入展作者创作手记:我在魏碑教学中,先让学生疏散怀抱,写擘窠大字
刘晓霞行书李清照词一剪梅2019年,中国书协女书家委员会在延安召开工作会议,并举办展览,内容多和红色革命主题有关,我们把作品留给了延安学习书院,也算是为红色教育作了一点贡献.后来整理作品,发现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