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临屏】以节日的名义||第06期:三八妇女节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诗者,给我们的节日赋予浓浓的诗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1年,【新时代同题】除了常规同题继续接力外,还将《以节日的名义》为主题,围绕中国的系列节日展开临屏作业。期待各位老师大展文采!
欢迎没能及时参与专辑制作的老师在留言处跟帖交流!

第七期 三八妇女节
本期值班:只争朝夕




佳节来也,老妪心切,旅枕不眠。笑常年喜睡,体如弱柳;于今晨起,行比白鹮。瀛海无穷,南滩有限,藉此迢迢踏浪欢。叹潮涌,任波逐浅黛,雪舞裙边。
其时共避残寒,随夫儿、追鸥似少年。有春光满岸,清风一水;赠吾珠贝,触处斑斓。拈蕊回迟,戏沙归晚,闲看云帆理翠簪。幸为女,弄花香盈袖,享尽霞烟。








14.巾帼赞
——献给三八妇女节
文/张伦(安徽)
中华自古出女杰,华夏文明五千载。
能创业,任担当,巾帼不让赛儿郎。
育儿不辞苦夜日,奉老相夫受辛艰。
工作家庭两不误,大爱情思在人间。
上厅堂,下厨房,文武双全半边天。
为国为家做贡献,各行各业美名扬。


【妇女节的来历】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称三八节、妇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
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最后取得了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帝国主义企图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关注指导《新时代文学社》公众号平台!为提高刊文质量和编辑效率,现将相关要求提示如下:
1.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旧稿(之前在公众号刊推过的作品)新投,因为腾讯有严格的原创保护,后台会大数据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勿侥幸、请自尊。
2.请不要把发到朋友圈和交流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因为你不能保证缺少稿源的平台不打招呼从你朋友圈拿走编辑,同样会导致我们编辑好推不出去!再者,发到朋友圈的东西别人看过后,没人闲的无聊再去浪费时间打开链接重复阅读!
3.赐稿内容含作者简介要300字以上方可加注原创,不加注原创无法纳入个人作品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