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精神
相关推荐
-
中国发布丨7.4级地震,灾情虽重但伤亡轻!青海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网6月2日讯(记者 王金梅 赵明霞)孩子们或在"教室帐篷"里,或返回教室中正常上课:交通.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和供水等基本抢修抢通,灾区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地震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 ...
-
回眸5.12,令我终生难忘的:那事、那人、那情,那感动
不是经历磨难,你无法看到一个民族意志的坚韧: 不是遭遇浩劫,你无法体会一个国家的无比强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灾难发生之后,我作为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一名队员,亲眼目睹了灾害带给人们的苦 ...
-
13年后的汶川,涅槃重生,再还人间锦绣
◎ 李迪 陈科 汶川,一个坐落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深山峡谷中的城市,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的美誉.然而,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仅 ...
-
汶川地震,当时我写的多首诗歌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容易忘记伤痛的民族,当然,忘记伤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但是,我们不该忘记的,就是地震中人为的灾祸,我们要建设最安全的建筑,比什么都好! 记得2008年的5月12 ...
-
【方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纪念】“志”记历史 传承精神
5·12,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数字! 5·12,一个寄托无限哀思的日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突发8.0级特大地震.刹那间,山崩地裂,大地沉陷.顷刻间,天昏地暗,房倒屋塌.数万人民 ...
-
垂直媒体永远不会消亡,但需专注的精神
巨型传媒集团争抢新媒体Vice,包括传媒界的大人物默多克(Rupert Murdoch).过去,热门的数字媒体公司与大型媒体集团进行的谈判,结局通常不怎么美妙.2005年新闻集团曾以5.8亿美元收购M ...
-
从五代到宋元中国画的水墨精神
北宋山水画的布局代表了社会次序.高山堂堂,主山巍峨,象征着强有力的皇权.但到了南宋,却逐渐向"边角之境"发展,画风变得清淡. "五代.宋元是中国绘画确立典范风格.达到鼎盛 ...
-
华人社会永恒不灭的精神图腾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有幅对联:"三教尽皈依,仰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下朗:九州隆享祀,祝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行." 这幅对联称颂关帝在华人社会所具有的崇高且广泛的影响力. 上联写关帝 ...
-
【军旅抒怀】杨天吉||思想寄托·精神家园
思想寄托·精神家园 杨天吉 梨花雨王倩作家说:"杨指导员真的让人佩服!他们那个时代,优秀的人基本上进了部队.能够在优秀的人堆里拼出来提干的人,更是优秀.通过与咱们团长接触,我得出一个结论:能 ...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明代奇案:女儿身亡,父亲疑心鸣冤,一场翁媳精神之恋,酿出悲剧
永乐四年(1405年)七月间,一男子骑着快马,行色匆匆地来到洛阳县城东李家坡的李秀才家,报来一不幸的消息.李秀才的女儿 当时正值酷暑盛夏,尸体不宜在家中存放,诗晴的丈夫李秀才本就非常生气,王家态度又如 ...
-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饿,是一种养生方法
极 简 用肚子吃饭求温饱, 用嘴巴吃饭讲享受, 用脑子吃饭保健康: 能吃能喝不健康, 会吃会喝才健康, 胡吃胡喝要遭殃. 研究表明,在人类的长寿要素中,"饿",也是一种养生法,不仅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二)--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民俗
※ 民族精神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