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龙:竖写惯了的汉字,为什么会“横行”起来?
相关推荐
-
中国的古書竖排靠右(从右到左)与右行制相同比拿破仑要早一百年汉字可以从左到右,汉字也可以从右到左,汉字能横排,汉字能排
中国的古書竖排靠右(从右到左)与右行制相同比拿破仑要早一百年 汉字可以从左到右,汉字也可以从右到左,汉字能横排,汉字能排 古書竖排靠右,现在的书横排靠左 汉字是左右结构,寫"汉"字 ...
-
申小龙:从山东“莘县”到上海“莘庄”——汉字何以包容和尊重异读?
新闻学院17级小刘同学来信: 今天您在课堂上谈到了汉字的语音包容性,我想问这样的语音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默认还是由于语境中词义的不同呢? 平常我在读"薄"bo和ba ...
-
申小龙:400万字煌煌巨著,《张世禄全集》一睹芳颜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先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世禄先生,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王力教授一起被学界称为中国语言学的南北双璧. 两位先生深耕的领域都涉及汉语史.中国语言学史.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语法学.词汇学 ...
-
申小龙:是什么让中文失去灵魂?——动词中心句法思维的泛化
新闻学院17级小卫同学来信: 您在课堂上提到,汉语具有流动性.我认为,这种流动性主要体现在汉语的句式结构上.汉语结构可以不断流动变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这一点古汉语似乎比现代汉语表现得更好一些- ...
-
申小龙:是什么让中文失去灵魂?
申小龙:是什么让中文失去灵魂?--动词中心句法思维的泛化 2021-06-02 08:42·shanghaixiaolong 新闻学院17级小卫同学来信: 您在课堂上提到,汉语具有流动性.我认为,这种 ...
-
申小龙:人类诸多语言的诗歌为什么押尾韵?...
生命科学学院15级小夏同学来信: 为什么在主要的语言当中,诗与歌曲几乎清一色地采用押尾韵的押韵模式,而只有少数的例外(如蒙古语的押头韵和日语一般不押韵),这只是巧合还是意味着人类在修辞上的某种共通 ...
-
申小龙:当“呆ái 板”又读回“呆dāi板”,小学语文老师的纠错还有意义吗?
作者简介 申小龙,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文系17级小费同学来信: 老师曾经在课上讲过语言的从众性,比如"呆板"中"呆"的读音从"ái"逐渐 ...
-
申小龙:送别之情已经淡了,而“折柳”还在...
申小龙:送别之情已经淡了,而"折柳"还在--谈能指的所指化 社会科学试验班17级小卞同学来信: 您在课上说从众会遮蔽我们自己的感受,应该用差异化的语言建立自身的存在感,我才 ...
-
申小龙|“中文的文法永远不会弄明白”——塞斯为什么这样说?
申小龙|"中国语言的文法永远不会弄明白"--牛津大学古亚述学教授塞斯为什么这样说? 新闻学院17级小张同学来信: 上节课说到"汉语疏于语法"的问题,我私下看到相 ...
-
太极拳申遗成功,幼儿园混元汉字功促进身心健康
果雪儿国学教育频道 天地未分,元气混一, 通达万物,是为太极. 太者,大之至也,无有匹敌:极者,达于极限,无有相匹,既包括至大之极限,又包括至微之极限:既包括有形之极限,又包括无形之极限. 12月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