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财务自由不用工作,人就更幸福吗?先搞清人性的一个奥秘

马克思说: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傅佩荣
有几次,我碰到年轻的朋友,看他们年纪才四十岁出头,聊天的时候他说:
“傅老师我现在已经财务自由了”。
我开始不太明白,后来才知道,他这几年做生意赚了相当多的钱,未来几十年都不用再为金钱烦恼,不用工作就可以活得很愉快了,这叫做财务自由。
他说这话的时候,周围的人听了眼睛一亮,大家都觉得好像蛮值得羡慕。
但是,真的不工作,会觉得更幸福吗?

1

每个人都有一张网

这是一个问题,为什么?
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学家早就用一个比喻告诉我们: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只蜘蛛,蜘蛛不能离开它的网,就像人类不能离开社会人群。
所谓的蜘蛛网,就好像我们今天所说的网络社会,你拿出手机看看,有多少人可以联系?有时候是几十个亲朋好友,有的时候多达数百人。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生命之网”,离开这个网,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活在世界上有什么样特殊的价值。
所以说,人不能脱离社会,我们应该找到在社会中的定位。
而寻找这种定位,工作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2

劳动可以防病毒

说到工作,我们先来看体力劳动。
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体力劳动,就很麻烦,他可能需要特别安排去健身房锻炼。
事实上,体力劳动在我们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于人的生命有实际的帮助。
近代德国哲学家马克思说:“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其实何止社会病毒,每一个人的生命从内到外是否健康、阳光,都需要跟体力劳动连在一起。
如果完全没有体力劳动,就会觉得自己有点像废人。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得更直接:“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追求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获得的享受,就会很快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换句话说,通过劳动获得的成果,才会加倍珍惜。
比如,一个人家里环境很好,他需要一双名牌球鞋,父母立刻买给他,他发现球鞋很容易就得到了。
另外一个人家里比较穷困,他要打工三个月才能买得起同样一双球鞋。
请问,得到球鞋的时候,谁更快乐?
有钱家庭的孩子,他的快乐可能是短暂的;
而靠自己辛勤努力得到鞋子的孩子,心里那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他一定非常珍惜,好好爱护。

3

工作意味着什么

再进一步,我们要问:工作有何目的?
首先,身体方面,你去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条件,能够赚钱生活。
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可以活得很坦荡,也就是所谓的自力更生。
第二,心智方面,你在工作中获得社会目的。
你与同行交流,与许多同事来往,在专业里逐渐成长,个人表现得到他人赞赏,这都是社会目的,它可以让你活得更加充实,更加自信。
第三,灵性方面,你在工作中追求自我实现。
你的价值得到认同,你对人生、对社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都逐渐促成你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身、心、灵三者合起来看,有工作不是很理想吗?

4

不要舍本逐末

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你要认清,人是生命的主体,工作不是。
因此,不能因为拼命赚钱,而完全忽略自己生命本身的价值。
我们也看到很多人,为了赚钱拼命工作,结果身体出现问题、精神过度压抑,挣来的钱全部拿去治病了,这种是不可取的。
还有人为了职位或者利益,跟同行、同事竞争过于激烈,搞得自己人缘不好,社会关系非常不理想,其实也是得不偿失。

5

当你老了

所谓的工作,一方面是你在社会上的正式职业,以此为生,以此为基础和他人互动;
另一方面,如果你退休了,甚至住到养老院去,就要自己找工作来做。
这个阶段,你不是为了生活而去工作,而是为了对自己有个交代。
好手好脚的,身体还有一些能力可以发挥,对别人对社会有一些帮助,为什么不做呢?
所以,现在很多公益团体,我们会看到很多老人家自愿去当志工、义工,到医院去帮助他人,帮助看病的人找到医生之类的。
还有一些老年人参加一些娱乐性的团体,像合唱团、舞蹈团之类的,这些都是配合自己的需求,并没有固定格式说一定要做什么样的事情比较好。
每个人的性格、性向、基本的人生观不一样,个人兴趣在哪里,就自由追求。

6

人性有一个奥秘

所以,你就发现,一个人即使退休,或者提前实现财务自由了,还要记得这个观念:人到中年万事“新”。
不用工作,别忘了还有生命的幸福感,就要想:
这一切都是很新的,好像获得一种新的生命力量,可以重新去规划人生要往哪里发展。
这样一来,对于自己的生命会越来越给予肯定。
否则,就会像德国作家歌德所说:“我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活着,但是却不知道有什么事该做或非做不可的,我就陷入一种忧郁的心情”。
一个人不工作了之后,确实比较轻松自在,好像没有什么压力。
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压力,会快乐吗?
你会觉得自己好像活在真空里一样,没有压力就引发不了生命内在的力量。
人只有在压力之下,生命才会更为坚定,以内在的力量去对抗外在的压力,久而久之,内在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这就是人性的奥秘之一。
当你对不工作和幸福感之间,有这样的认识之后,相信你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人生。

点击下图,听傅老师讲哲学与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