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智慧的活法:心静,心净,心境(醒脑)
进入维度之门,打开心灵密码,享受智慧人生

王阳明诗中有言: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心若杂乱,皆是烦扰;心无挂碍,方得自在。
人生长路漫漫,想要活得轻松自在,就需要修好自己心。


心静
老子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如何能让浑水不再混浊?
人亦是如此,世事浮沉,心不静,容易被周遭的喧嚣,扰乱思绪。
而心静的人,无论万物如何变幻,也依然能不慌不忙,沉稳处世。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自小就在书法上很有天分。
由于年少成名,不免让王羲之有些心浮气躁,导致后来难再有新突破。
01:15
03:30 / 03:30
每当他看到别人取得新成就时,心中就更是烦躁不已。
偶然间,他看到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字,不禁感慨自己的字与之相比,实在相差甚远。
除此之外,他十分欣赏张芝十年如一日的从容淡定,竟能每日静下心来潜心钻习书法。
这让王羲之自愧不如,在这以后,他戒急戒躁,不再拘泥于一时的成就。
他开始沉下心去钻研书法,日夜静心练习,多年后,终在书法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欲速则不达,太过急躁,反而会适得其反,把一切搞得一团糟。
不如给自己一点沉淀的时间,静而不乱,才能走得更远更远。
静下来,才能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
静下来,才能在繁杂人间觅得一处静谧。
愿你我,心怀静心,不被外物所左右,淡然面对人生百态,活出更好的自己。


心净
佛语有云:“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无论世界如何变幻,心净的人,都不会被世事扰乱心绪,不浮不躁,处之泰然。
人若偏执,皆是烦恼;
就像国学大师杨绛先生,虽曾经历过穷苦,好在依旧能守得一颗净心,不被世俗名利束缚,活得自在舒心。
平日里深居简出,就算自己出了新书,她也不去参加研讨会。一生与世无争,心无杂念,专注在学术研究和自己的生活里。
正如她自己说的:“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不能吹泡泡。”
其实,生活就好比是一杯水,痛苦就如掉入水中的灰尘。
清浊与否,烦恼与否,全取决于你的心。
庄子有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内心清净的人,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为人坦荡,处事清白;
如此,自然少很多无谓的烦恼和负担,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心境
人活着,确实有很多无可奈何的选择,让人身不由己。
记得一个有趣的故事:
皇上做了一个梦,梦中山倒了,水干了,花凋零了。
他被惊醒,把梦里的景象告诉了皇后。
皇后说:“不好了,山倒了莫不是在暗示江山不保,水干了民心涣散,花凋零是好景不长了。”
皇上听了,整日忧心忡忡,过度劳累,病倒了。
后来御医前来就诊,听说了此事后,对皇上说:
“这是个好梦啊,皇上,您想啊,山倒了天下太平,水干了真龙现身,花凋零是代表果实可以收获了。”
皇上听了,豁然开朗,大病痊愈。
人生不如意时时有,你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可能会发现另一番风景;
你若消极面对,为此郁郁寡欢,既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自己活得很累。
《世说新语》中有言:“由是释然,复无疑惑。”
看开即是花絮,无人可恨;看淡就是云烟,无事可恼。
人这辈子,活的就是心情,心好,生活处处是美好。

林清玄在《人间有味是清欢》中写道: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修得一颗静心,即使车马喧嚣,也能在心里修篱种菊;
修得一颗净心,哪怕身处俗世,亦能坚守本性,出淤泥而不染;
所谓境随心转,就算在逆境,懂得拐个弯,说不定路就走通了。
熙攘世间浮浮沉沉,愿你我都能修得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淡然处世。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