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孙欢:在行动中教与学

 在行动中教与学

潍坊峡山实验初中 孙欢

上个周末参加了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育科研工作坊线下研讨活动,让我有幸认识了和蔼可亲的潘书朋老师,潘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令我受益匪浅,他讲的内容接地气,非常符合我们教学的实际,尤其是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时不时地还体现出他幽默、感性的一面,给我启发。那我就从潘老师对我们讲的那几方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吧。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所应遵循的规则。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回想一下自己认真严谨地制作过几次课件呢?对学生负责了吗?对自己负责了吗?有点儿羞愧。如潘老师所说,课件要自己做,做的过程就是备课、就是反思。把自己当作学生来备课,课件简单不简约,使其和导学案相得益彰。《质量》参加研讨前在两个班级上过课,学生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出现错误较多,整个课堂进度较慢。听了潘老师的指导,我将课件做了精细的修改,再上这节课做实验前先让学生交流天平的使用方法,其他同学纠错补充,有所熟悉后学生的整个实验过程很顺利,也让我真正地做了一回“懒老师”。

课堂是学习的关键,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物理课堂教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思维方式。讲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部分学生理解有难度,我竟然说背也得给我背过!和潘老师交流后我觉得自己好可笑,死记硬背学生背过的是死知识,他依然不会思考,没有思维。

今天十五班在实验室学习《质量》,谈到质量单位时,一位学生也给出了“钱”的答案,其他学生甚是不解,我对这位学生新颖的答案给予了表扬,并为学生们拓展了相关知识,钱是古代常用的计量单位,现常用于黄金、中药方、食谱中。在物理课堂上,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每一次的灵感迸发给予鼓励,加强驾驭课堂的能力。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以全体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行动中学好物理。

不管是潘老师还是曾老师,都谈到了关键的一点,就是自我反思。备课本有教学感悟,但大多数情况下真的是为了检查去写,去应付,自己并没有回过头思考一下上完的课,有哪些收获和不足。今下午的课堂上,还没等我进行引导,有的学生就提出了与质量有关的问题,比如把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物体的质量改变了吗?这个小现象就证明了这个学生真的在思考,我们应该把如何处理学生这种思想的迸发写入教学反思中。

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也要像潘老师一样,更好的做好时间管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看狗血剧等无意义的事情上,在行动中做教育,教物理,让学生在行动中学物理,坚持每天都写教学反思,哪怕是几句话,也是自己内心思考后的东西,坚持到底,总有一天自己会成长起来,优秀起来。

导师点评:     行动就是最好的反思

孙欢:你好!你的反思已经很好诠释了何为最好的反思——行动起来。

仔细品味你用心“做”的反思,已经看出你已经开始行动了。首先开始精心备课,从自制课件,到课堂环节的设计,都是在用心去做。正是由于自己用心地付出,才体味到了有效课堂的那份成就感和幸福感。

再者,你的课堂里已经开始有学生了,例如:你谈到当学生说出质量的常用单位——“钱”,你及时捕捉住了学生的亮点,并且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渗透,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另外,我们一直在思考课堂到底教给学生什么?很多课堂就是在“灌”知识,其实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我们真正教给学生的是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为思维而教”。一个学生当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很多知识可能会忘掉,可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会影响他的一生。值得欣慰的是,你在课堂中发现学生已经开始学着思考问题,这是多好的现象,一定要好好把握课堂上学生每一次思维的火花闪现。

其实每一个成功的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时间管理,在此,想和您分享我的一份作息时间表,与您共勉:

我每天的“五个一”工程

1.每天精心备好上好一节物理课;

2.每天思考并解决一个教育教学问题;

3.每天阅读或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4.每天和一位家长或孩子进行一次真诚交流;

5.每天对于一天的教育教学生活进行梳理反思。

一张感动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我的一天

5:20 起床

5:30 发送“每日与您分享”

5:50 早饭

6:00 送女儿上学

6:20 出发上班(绿色出行)

6:30 到校—开始一天的幸福教育生活

6:30—7:00  制定一天的工作计划

7:00 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教育、教学随笔

7:10—7:40  第一次备课

7:50 开始上课

7:50—11:40  上午的备课、上课时间段

11:50 午饭

12:10 梳理上午的课堂反思,进行第二次备课修改

12:40 午休

13:00 下午开始第二节物理课

13:00—16:40  下午的备课修改、上课时间段

16:00  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梳理反思(形成提纲性)

16:40  放学

17:00  回家、吃晚饭

18:00—18:30 针对一天的课堂教学整理课堂教学反思,写出教学随笔

18:30—19:30 体育锻炼(公园)

19:30—20:00 开始读书

20:00—21:40 在线辅导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解答学生的疑惑。

21:50 接女儿回家

22:10 继续读书,写教育随笔——针对一天的教育问题、读书思考写出随笔感悟。

23:00 休息

双休:读书、写作

把握好每天关键的两个时间段

1.早上提前一小时到校

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握住早晨的最佳时光,也就有能力去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在别人还在梦乡之中时,我已经在6:30达到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需要将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规划,对每一个时间段进行预想,也就是说当别人7:30到校的时候,我已经提前了一个小时的准备工作。

正是由于自己每天总是超前一个小时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在接下来一天的工作都是应付自如、自信满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从每天比别人早起开始。

2.晚上阅读写作两小时

在经过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其实需要给自己一个梳理反思的整理过程,绝大多数的人是缺少“一日三省”这个最关键的环节。每天晚上8:00到10:00期间,是自己独立思考进行反思的黄金时间段,在别人看着“狗血”电视剧的时候,我开始了思考、阅读、习作。

首先要对一天的教育教学生活进行自我反思,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自我思考,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反思梳理,有对教育难点问题的策略探索……

其次要针对反思遇到的应按问题,要有针对性的阅读,以求借用他人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头脑。

如果说阅读他人的文章是为了输入,那么写作就是自己才华的输出。为此,“每读必写”就成了自己每晚自我成长的必要环节。

正是自己多年来养成了独立思考、不断反思的好习惯,才让自己“越努力,越幸运;越勤奋,越幸福”。

    反思:任何一个人要想取得所谓的成功,必须要做一个“勤奋”的人。其实人和人的区别就在于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尤其是课余时间。如果能够利用好别人用来“娱乐”、“消遣”地打发无聊的时光,那就是相当于延长了自己的生命。珍惜时间,就是在珍惜生命。每天都陶醉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中,那其实是一种享受,也是生命的一种乐趣!

潘书朋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扎根乡村教育23年,任教毕业班16届,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育科研方法专题工作坊主持人,《校长principal》执行总编,北京睿师育人教育科技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全国本真教育研究会核心成员、先进个人,《当代教育家》个性教师,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烟台市初中物理学科德育专家,多次获市优质课、示范课,地级优质课,曾获市教学能手,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市先进教研组长,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优秀研修组长等荣誉称号。在《光明日报》、《教育家》、《当代教育家》、《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中学物理》、《中学生报》、《山东省教师教育网》、《新课程评论》、《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收录,多次为市教学工作会议提供经验交流,多次在各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公益讲座。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入选《星教师》“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年度创新教学设计TOP15”,荣获中国STEM教育协作联盟评选的“首届中国最美科学教师专家提名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