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书香中穿梭

爷爷的枕头边总放着几本厚厚的书修长的款古字在泛黄的书页上舞蹈。

我向这是什么?爷爷说这是《三国》。

岁月在欢乐中慢慢飘过渐渐长大的我才知道爷爷并未上过学。只是在小时候看到别人读书讲故事他便坐在读书人的身边,盯着书上的学,再看着读书人的嘴,慢慢地懂得了阅读的快乐。

这样的场景,曾无数次的在脑海中闪烁。在草原深处的小山岗上,有一个人读书,几个人虔诚围坐,嗅着大地和书本散发的芳香。

牛羊在悠闲中偶尔投来奇怪的目光。

不知道是否也有基因遗传?踏入了小学一年级后,就盯上了村里供销社的一角,那里总是零落地摆放几本图书,花花绿绿的糖果再也吸引不了我的目光。

语文书中的故事再也不能满足我,小学二年级的寒假,终于借到了一本叫《火网》的小说,那可是我在供销社流连一年多的结果。

因为没有电家里的煤油灯叫保险灯。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并不知晓,只是那个大肚子玻璃罩至今都让我印象深刻。

妈妈纳着厚厚的布鞋底,我趴在妈妈的身边。志愿军战士发射着愤怒的炮火美国鬼子我耳边参如那时候字还没认全,遇到不会的字就一跳而过眼睛干涩,就用唾沫抹抹。由于唾沫和灯烟的相互作用,第二天早晨的黑眼圈也能着实地吓弟弟妹妹们一跳。

拥有自己的书,始终是我幼小心灵中的一个梦想。

爷爷满足了我的奢望。

看完了《火网》,到城里去看爷爷。爷爷把我华书店.用微薄的工资买了十来木五颜六色的图书。

从那时起,我也航知道了可爱的小木偶、好奇的小灵通。只是看完书后就借给了小伙伴,于是就成了肉包子打狗—一有去无回。

至今,这都是我的一大遗憾。

看书的最大收获,是总能让大人们大吃一惊。

有一个邻居阿姨对妈妈说,前两天村里来放电影的了,有一个电影没看上,可能这辈子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的片子了。

我就说,别着急,以后我们都会坐在家里看电影的。阿姨不信,妈妈也不信。因为那时村里还没有电啊!她们俩也是大字不识几个。

我坚定地说,会的,那个东西比电影小,像收音机一样可以摆在家里放,叫电视!

痴迷于书中的故事,真的不能让人自拔

引人入胜,荡人心扉、绝对不会让书中的情节成为过眼烟云。

第一本让我汨流不止的书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高山下的花环》。

初中二年级的夏天这本书让我连读三遍。在家里看,在树林里看.在草丛中看,在小河边看。

流了多少泪?我不知道。只是为故事感动,为英雄感动!

岁月在书香中穿梭。

读书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只是翻开了其中的几页。

为书痴醉,为书颠狂,为书执着。

幸亏我没有成为书呆子,只是书虫一个。

读到大学,读到工作,读到成家。

虽然至今都未能真正的立业,但我学会了用知识品尝人生的味道,学会了用文字述说阅读的快乐!

作者:葛·呼和少布

摘自《通辽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