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陶弘景的五劳汤(5)
相关推荐
-
心慌感觉到心脏会从喉咙蹦出来似的
心慌感觉心脏会从喉咙蹦出来似的 编辑/搁浅 H,女. 有段时间比较心慌,她说好像心脏会要跳出来似的,伴随有胸闷,上不来气,并且脖子很僵硬,非常不舒服. 开始我用炙甘草汤的加减,无效! 她告诉我会感觉到 ...
-
祛痰浊
<症因脉治>云:"胸痹之因,饮食不节,饥饱损伤,痰凝血滞,中焦混浊,则闷食闷痛之症作矣."说明痰浊血瘀为心系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研究发现,近年来痰浊内阻型冠心病的发病率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十六)
我们前面从胃讲到大肠,这些病证都是"腑实",下面来讲一讲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在什么时机使用,病人一定是有恶心,便秘,有时也有往来寒热,大柴胡汤是在小柴胡汤(柴胡.半夏.人参.甘草.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二五)
我们中医非常反对感冒吃抗生素,疼痛用针灸就好了,为什么要吃止痛药,抗生素,止痛药都会伤到心脏. 失眠的病人西医开安眠药,你以为安眠药有效吗?安眠药吃下去,"形"睡了,"神 ...
-
经方:桂枝生姜枳实汤(心包炎、心绞痛)
桂枝生姜枳实汤 [原文] 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两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作者] 张仲景 [出自]<金匮> [经典回顾] 1.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
-
《金匮要略》课程学习摘要(6-10)
<金匮要略>课程学习摘要(6-10)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1.血痹就是有钱的人不怎么劳动,所以骨头比较弱,吃得好肌肤比较盛,身体比较胖,骨头很小,再加上疲劳汗出,晃来晃去得到微风.感冒,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辅行诀之陶弘景的五劳汤(35)
五劳汤是治疗五脏虚劳的,五脏根本就不起作用了:咸味的旋覆花和茜草 小补肝汤的化味有的是山药,有的是炙甘草,这是因为传承不一样,有好几个版本.小补肝汤的用味药是桂枝和干姜,体味药是五味子,而在小泻肝汤里 ...
-
王四进经方讲座-35-辅行诀之陶弘景的五劳汤
五劳汤是治疗五脏虚劳的,五脏根本就不起作用了:咸味的旋覆花和茜草 小补肝汤的化味有的是山药,有的是炙甘草,这是因为传承不一样,有好几个版本.小补肝汤的用味药是桂枝和干姜,体味药是五味子,而在小泻肝汤里 ...
-
汤液经法: 大阴旦汤 小柴胡汤 (31)
大阴旦汤 原方:大阴旦汤:治凡病头目眩晕(一是指内热上熏所致的眼花.眼蒙.眼涩的目眩证,有用黄芩的机会:二是指痰涎壅盛所致的呕吐.眩晕证,有用半夏的机会),咽中干(指口苦咽干之类上热的证情,有用黄 ...
-
汤液经法: 小阴旦汤 黄芩汤(30)
小阴旦汤 原方:小阴旦汤:治天行病(指流感.感冒之类的外感病),身热(指发烧.这里没有提及恶寒,当有发热而不恶寒或发热多恶寒小(不明显)之类的表现,通常是少阳病发热的特点,说明病不在表,已经传里了(这 ...
-
汤液经法: 大阳旦汤 黄芪建中汤(29)
原方:大阳旦汤:治凡病汗出(自汗出)不止(暗示津血虚损严重),身劳(指疲惫.疲劳)力怯,恶风凉(即恶寒.此处没说发热.发烧,临床上常有恶寒而不发热或发热极少而恶寒极重之类的表现,是里虚寒.肌体失养之类 ...
-
汤液经法: 固元补肾汤 (27)
下面咱们讲固元补肾汤,治肾虚,精亟,遗精,失溺,气乏,无力,不可动转,或时下血方.有甘味的人参三两,辛味的炮附子六两,苦味的竹叶三两.薤白三两和杏仁三两.补肾就是主藏,辛味是泻脾的,泻了脾就补了肾.甘 ...
-
汤液经法:大补脾汤(17)
大补脾汤治脾虚,腹胀大,坚如鼓,腹上青筋出,四肢消瘦,大便如鸭屎,小便如柏汁,口干气逆,时鼻衄血云.用人参.炙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芍药.枳实.茯苓各一两,这个方子的主药都量比较大大.两个甘味的人参 ...
-
汤液经法:大补心汤(16)
咱们接着讲大补汤的大补心汤,治心虚,气血瘀滞,胸中烦满,时噫气出,舌上苔如灰酶,口中气如败卵,多悲泣,如中鬼神,凄然不安.有旋覆花.丹皮.竹叶.山萸肉各三两,茯苓.炙甘草.葶苈子各一两,两个咸味的旋覆 ...
-
探析《汤液经法》中五运六气与五味五行
<汤液经法>的五味五行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运用"取类比象和天人合一"观总结出来的用药制方理论,虽然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已佚失,但从陶弘景所著的&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