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无“理”有“害”论(修改稿)

(0)

相关推荐

  • 逻辑天花板之下的集体心魔

    哲学在过去之所以一直以缓慢的节奏进步,就是因为人们还没发现,真正制约哲学走向的,其实是隐藏在语言背后的逻辑,而人对逻辑的认识却一直很不充分. 逻辑于人,一直有不同的层次待解于心,直到最后一层解清,即等 ...

  • 领导者的悲哀

    我是一个不完全相信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如果有人不接受我的思想观点,或者干脆否定我的思想,在我看来都很正常,因为有太多人没经过专门的逻辑训练,所以不成熟.不熟练的思维能力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当然也就束 ...

  • 思想层次差异中的暴力

    关于道的层次,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其进行了笼统的区分,提出了大道至简的命题,可惜大道与小道的具体区别如何,不但在<道德经>中没有答案,在中国传统语境内至今仍语焉不详. 不能正确 ...

  • 渊博于专业思想,从不是真正的渊博

    书接上回,正因为能够通过常识化视角发现中西方文化在自圆其说水平上的高下之分,所以用中国道家思想赋予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在一致性,我才有终极补强西方哲学终极自圆其说不能的机会,进而通过中西方哲学之间终极互补 ...

  • 少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别做别人思想的“...

    少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别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原是鲁迅先生对年轻人在读书中应增强理性所寄予的殷切期望.当初确实觉得鲁 ...

  • 真理之后的至理(三)附音频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上一讲,从常识化的视角,我又讲明白了人的本能行为下意识同时包含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只是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我又常识化地讲明白了,人类的整个哲学研究,也都服务于如何在更清晰的事实判断 ...

  • ​哲学与诗歌之间的那些事儿

    再一次午夜梦醒,不对,这个用词似有不妥,因为从刚才的构思到现在的欣然命笔,我对是否因梦而醒,已经没有半点儿印象了,所以这是将近知天命的我养成的与写作配套的生活习惯--有灵感就随时写下来--只是此次思考 ...

  • 形式逻辑给您带来的根本误解(附音频)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前三期我以"真理之后的至理"为题,介绍了逻辑在哲学当中的基础地位,同时从不同角度,把逻辑的单一终极指向性对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定性进行了重点介绍.或许是我的写作水 ...

  • 在终极自圆其说中请君入瓮

    既然前路漫漫,那么在理论探索之后,我们还得自觉回归现实起点,寻找新的人生方向. 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没有逻辑学辅助支撑建构常识化语境,所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天人合一理念的潜在和现实指导,但中 ...

  • #《珍惜拥有》好文选##中华文化,神彩无...

    #《珍惜拥有》好文选##中华文化,神彩无...

  • 李铨应邀请荣赴2018年北京第四届中华文化传承高峰论坛会=国学研究与应用领军人物-牌匾【国学圣贤☆文武理拳】

         李铨参加第四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会政协礼堂金庭,组委会人员摄照    李铨第四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成就(成果)展高峰论坛,作<证论〈真善智美爱〉要意>论文演讲,得到与会者鼓掌! ...

  • 中华文化习养“国学书法”初探

    / 国学,一国之学,华夏之根,民族之魂. 书法,中华国粹,文化精华,审美代表. 我们尝试将国学核心精神与国粹书法紧密结合,以传承先贤之优良传统,不负先贤良苦用心及"丰功伟业". 前 ...

  • 对比光绪时的字典,《新华字典》彻底切断了中华文化的源头

    2017-10-03 20:00 作者〝老愚〞日前发表文章,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1949年之后编撰的<新华字典>做了一个对比研究,赫然发现,原来<新华字典>在 ...

  • 易经:静待中华文化之花绽放

    文/良云化雨 这段时间走在马路上,突然感觉路上的井盖与道路贴合的情况好很多,汽车行驶在井盖上也平稳了. 记得几年前媒体上经常曝光井盖企业偷工减料的事情. 不要说农村,就在城里,路上井盖经常坏,汽车经过 ...

  • 读懂儒、释、道三家思想,传承千年中华文化精髓!-致远书香

    读懂儒、释、道三家思想,传承千年中华文化精髓!-致远书香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叫养生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中华文化 #国学智慧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叫养生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中华文化 #国学智慧

  • 陈来:中华文化的哲学基础

    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为宇宙观.与西方近代以来的机械论的宇宙观相比,古典中华文明的哲学宇宙观是强调连续.动态.关联.关系.整体的观点,而不是重视静止.孤立.实体.主客二分的自我中心的哲学.从这种有 ...

  • 中华文化-临习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景)

    中华文化-临习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