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临证选药规则
相关推荐
-
著名中医药专家的药病相宜论
千百年来,中医药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创制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药.这些作为经验结晶的方药,针对某些病证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配伍组合,具有较鲜明的特点,可称为药病相宜. 具体而言,即所选药味有纠偏之能, ...
-
解读葛根汤及临床运用
跟大师学经方 跟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部析葛根汤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葛根汤. 王付教授运用小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十三)
异类相使主要是指将两味以上功用不同的药物合用以促进疗效.但也涵盖相杀及相畏.相恶等药物的配伍,以使其增效减毒.临证还当根据复法治疗的需要,把握药物的配伍关系,才能取得预期疗效.兹举例介绍相关配伍如下: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九)
临床按病辨证选方,是切实掌握好"辨证论治"的重要一环,要想开好一张处方,首先要掌握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学好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熟读主要的中药.方剂歌诀,这些都是必不可少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八)
复法就是复合立法,主用于证的交叉复合,有时单一的证也需通过复合立法,求得相互为用,以形成新的功效,如温下法.酸甘化阴法等.此外,还可借复法取得反佐从治,或监制.缓和其副作用. 应用复法的重要意义 错综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七)立法的具体应用
中医辨证论治当分两部分,先是辨证,后是论治.临床既要掌握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如平调阴阳,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防治未病,正治与反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还应在治则指导下,把握立法的具体应用,才能符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六)中医辨证要点及影响因素
初接触临床的医生在辨证时遇到的困难,绝大多数是不熟悉辨证分析的基本要点.现将辨证要点及其影响因素简介如下,其中某些要求实际上是在四诊过程中就开始的. 识主症 首先应确定主症(一个或若干个),因主症往往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五)知常达变 掌握证的五性
证的五性即特异性.可变性.交叉性.夹杂性.非典型性,掌握证的五性对于提高认证的精确度.加强辨证的预见性大有裨益. 特异性 证与证都是互相区别的,每一个证的概念都有其特殊内涵,即特异性.但从组成证的各个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四)中医辨证的内容
辨病名 根据中医有关病名的认识,抓住主症(可有一个或若干个)及其临床特点,确定可能的病名尤其是非症状病名,有利于针对疾病特点进行分别治疗.如有些病在一定阶段都可表现脾胃湿热证,但黄疸宜用茵陈篙汤,湿温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三)中医辨证的思维方法与内容
辨证的概念及重要性 辨证就是辨别.识别证候.中医的"证"相当于西医的诊断,它是中医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把握疾病某阶段本质的一种概念.换言之,就是为了达到明确诊断而进行的思维──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二)四诊合参之 问诊切诊
问 诊 问诊是四诊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 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