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底线,不越红线

古往今来,清廉一直是被推崇的美德,郑板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境界至今仍为后世所传诵。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部分党员干部贪恋于觥筹交错,流连于纸醉金迷,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国家形象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底线,不越红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清正廉洁,需要保重人民权益。群众利益是最高的利益,为群众谋利益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权力越大,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就越大。增强群众意识,就是要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准则,把造福百姓作为自身价值最大的体现,把视线群众的愿望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切实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

清真廉洁,需要增强责任观念。作为一名检察工作人员,在拥有一定全力的同时,就要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的沉重胆子。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尽职尽责。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党员干部既要“有位”,又要“有为”,在正确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勇于承担发挥核心作用的责任、量质并重的工作责任、文明诚信的社会责任、政令畅通的政治责任。

清正廉洁,需要提升自我境界。“腐化堕落,起于一念之贪;滥用权力,源于一念之私。”我们应该看到,权力是一把双刃的剑,“挥”之不慎可能会伤及自己。多少前程似锦的党员干部,最终葬送在了自己的“剑下”。任何腐败分子,都是从一些“小节”问题开始。如果我们自己的自律意识不强,“不拘小节”,任其发展,最终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自我失控,腐败必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身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提升自我境界,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认认真真干事。

大臣法,小臣廉。每名党员干部都应时刻做到铭记“生命线”,分清“是非线”,修筑“防腐线”,不睬“高压线”,方能让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实现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张藐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