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关系,离不开这三点

有人说:“生活的主旋律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一个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各种关系打交道。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和他人建立好的关系。

而一份好的关系,一定离不开这3点。

1

懂分寸

周国平曾说:“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

能否让人觉得与你相处舒服,就是在“分寸”二字上。

有位作者曾分享自己上大学时,遇到一位同学,对别人的事总是表现得特别关心。

考完试别人明明脸色不好,却还看不出来,一个劲地追问别人考了多少分;听说谁家出事了,也要跑去询问别人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当别人不愿回答时,他却还要追问,说两个人关系好,有什么不能说的。

时间长了,大家都躲着他。

而在电视剧《正青春》里,也有这样的一个人章小鱼,平常做事挺聪明,可就是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懂得分寸。

在工作场合,却要和自己的上司谈其生活上的私事,更何况是一些并不光彩的事。对方已经脸色都变了,她却非要继续追问。

最后逼得自己的上司愤怒地说她看错了,自己的老公早去其它城市了,才肯停下。

不懂分寸的人到哪里不讨喜欢。

与人相处,一个人最该做到如作家董思阳所说:

“该多讲时大胆放言,不能少说,否则言犹未尽;该少讲时,不能多说,否则言多必失;该沉默时,奉行沉默是金,三缄其口。”

分寸就是界限,懂得分寸感,与他人交往时才能彼此舒服。

2

有距离

曾经看到一则故事,一对夫妻结婚多年,婚姻却还是走到了尽头。

尽管男方还想要维持这段婚姻,找来女方的父母和亲戚帮忙,劝她回心转意,但女方却非常坚定,就是要离婚。

女方家有位亲戚见劝不动,便问女方为什么不愿意继续过下去?女方的回答很简单,太过亲密,受够了。

原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男方总认为彼此已经成了夫妻,就该事事无保留。

女方和几个朋友聚餐,男方总要跟着,她们想聊点姐妹之间的话题,男方却也从不避着。

一次两次还能忍受,但是多次以后,女方却不愿意,认为男方太过插足自己的生活。

很多时候,无论是婚姻的破裂,父母与孩子的矛盾,还是一些友情的失去都是因为某一方干涉太多,让对方反感。

有位作者曾说:“人和人,可能失之于过分疏远,也可能失之于过分黏腻,大多还是失之于过分亲近。”

有时候,人总觉得一段关系的疏远,是因为彼此不再联系。可其实大都因为彼此之间曾太过亲近。

很喜欢一句话:“余生,和再亲近的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隔着点距离,双方都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不失个人自由。

3

知自己

表哥年轻的时候,热衷于交朋友。

本来是好事,但是表哥认识的朋友多了后,常常和朋友们出去聚会,每次回到家,都已是半夜,喝得烂醉。

时间长了以后,身体出现问题,每天工作也没有精神,他自己也觉得疲惫不堪。

家里人见到他这样,都劝他少出去聚会,晚上尽量在家休息。他却不听,说:“都是朋友,我怎么好意思拒绝。”

但是有一次,他出去聚会喝醉,摔倒受伤。不得不在家里休息,表嫂便以此劝他:“你总说没有理由,这下摔倒了,你不就有理由了吗?”

后来,表哥的朋友们再喊他出去,表哥都以受伤养身体为由,拒绝了。

那段时间,很多朋友都慢慢不再总叫表哥出去。表哥的身体慢慢好起来。

等到伤好以后,表哥便不再常出去聚会,多在家里休息,整个人的状态都比之前好很多。

表哥的问题,看似是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意愿是什么。

他和别人相处时,明明自己很累,觉得不舒服,却只会一味地接受。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说:

“在关系中,你就是在做你自己,而不是在做一个好人或假人,爱与恨、怒与乐、美与丑,你可以让它们较自由地流动。若很难做到这一点,关系就会让你很累。”

一段关系让你感到劳累,正是因为你不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相处时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愿导致的。

只有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知,才能明白什么样的关系是自己想建立的,从一段关系中得到快乐,而不是疲惫。

4

人生路漫漫,我们会遇见很多人。

与人相处中,懂得分寸,才能尊重

保持合适的距离,关系才能更长久

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才能遇见真正的朋友。

余生不长,愿你我所珍惜的人,都还未曾与我们疏远,那些重要的关系,都还来得及去好好经营。

- END -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