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题】(886)闽江口的层理构造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层理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由于地质作用的差异而显示出的层状现象。研究层理构造有助于认识地层的形成环境。科考队员在考察福建省长乐市滨海平原海岸沙丘沉积构造时发现,经历数百年的海退,该地沙丘普遍发育,沙丘有明显的上、下两层不同沉积构造,上部沉积层呈交错层理,下部沉积层呈平缓的波状层理。左图示意长乐市滨海平原海岸沙丘分布,右图示意研究区采样点沙丘的沉积剖面。

(1)指出要绘制出右图采样点沙丘剖面图,在采样点考察中需要测量的信息。

(2)分别推测形成当地海岸沙丘上部交错层理和下部波状构造的外力作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答案】

(1)①确定采样点剖面线的方向;②量算采样点剖面长度;③测量沙丘表面的高程;④多点测量上部交错层理的沙层厚度数据;⑤计算上部交错层理的倾斜方向和角度;⑥测量下部波状界面的深度数据。

(2)上部: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下部:波浪(海水、或海浪)的(搬运)堆积作用

【详解】

(1)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右图坐标量和分层信息不难发现,绘制该沙丘剖面图,在采样点考察中需要进行剖面的确定(方向和长度等)、剖面采样点高程、不同沙层的厚度、不同沙层的倾斜方向和角度以及采样点距海面水平距离的测量,只有通过测量获取这些数据,才能完成该图的绘制。

(2)由题知,形成长乐滨海沙丘,上部交错层理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因为交错层理属于风力沉积造成的;形成下部波状构造的外力作用是海水堆积,因为它呈平缓的波状层理,有海水的印痕,且位于下部近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