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诠:说戏画
相关推荐
-
【砚边谈艺】韩硕:画中有戏,戏画有意
同为中国的传统艺术,戏曲与书画结缘甚久,由此衍化出了戏画,这个中国画中独特的跨界艺术.画中有戏,戏画有意:戏趣墨韵,相映成趣. 在海上画坛,韩硕先生的戏曲人物画造诣深厚.独树一帜,可以说,对京剧的酷爱 ...
-
于明诠:书法的文化特质正在被美术画所悄悄置换
当代书法创作两个倾向 当代的书法创作,从参与的人数,从作者们在参展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技法水平.技法的娴熟度看,我觉得普遍意义上说毫不逊色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是我们应该充分肯定的,这也是今天书法教 ...
-
于明诠 |艺术之花的生命基座—黄宾虹、林散之、陶博吾艺术心解
主讲人:于明诠 讲座时间:2021年5月10日19:00-21:30 主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办.书法系 讲座地点: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09(云南师范大学 ...
-
于明诠的“自以为是”体书法,确实有点小脾气
老夫不懂书法,更有眼不识泰山,对于同是山东老乡的于明诠除了膜拜就是佩服,看了于先生自己写的文章<艺术就是要有点"自以为是">,忽然醍醐灌顶,原来艺术也是可以走捷径的.中 ...
-
想哪儿说哪儿---还是看好于明诠
整理藏品,成规模存在的不太多,于明诠是其一. 于明诠能成何等样人物,怕是谁都不敢下结论吧? 不是失去信心,是市场这东西太魔性,没法驾驭. 当代"名家"被市场大面积淘汰或边缘化是趋势 ...
-
戈宝栋:戏画缘
戈宝栋,男,1936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画家,高级讲师,副教授,戏剧评论家.著名国画家戈湘岚之子,翻译家戈宝权之堂弟.196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受名师潘天寿.诸乐三.顾坤伯.邓白的授授 ...
-
于明诠:解读苏轼《黄州寒食帖》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 ...
-
那一场月影花光的春梦——观张锦平《贵妃醉酒》戏画作品随感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那一场月影花光的春梦 --观张锦平<贵妃醉酒>戏画作品随感 罗晓雪 那年在百花亭畔,他约她一起赏花饮酒. 她等了很久,可他一直没有来. 后来她喝醉了, ...
-
于明诠: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
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 一.碑.帖及碑帖之争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作书的材料无非两大类,一是丝帛,二是竹木,故有"书于帛者曰帖,书于竹木者曰简册"的说法.造纸术发明之后,帛与缣 ...
-
中国戏画,很中国!
作者:张 震 配图:王叔晖 中国是戏曲大国,戏曲史有二千多年,戏曲的表演形式有三百六十多种,戏曲剧目数以万计. 中国最早有戏曲可以追溯到先秦,最早有类似戏画的作品是在汉代后期,在洛阳发现的汉墓中就有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