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内则原文及翻译
相关推荐
-
【转】御宴,吃不完得“兜着走”
一些人常常以肴馔的量来定义筵宴的丰盛程度.宴席的准备都是以"吃不完"作为标准的,这也是判断主人盛情的一个标志.吃不了怎么办?打包.将剩下的饭菜打包,在今天已是常态:其实在古代,也并 ...
-
礼记.曲礼上,关于日常行为礼仪
曲礼上 备注:<曲礼>是指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曲为细小的杂事.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导读]礼记作为君子修身和学问的基础,所 ...
-
《礼记》原文 译文(八)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 ...
-
礼记·曾子问
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于西阶南.大祝裨冕,执束帛,升自西阶尽等,不升堂,命毋哭.祝声三,告曰:'某之子生,敢告.'升, ...
-
【歪读《古文观止》】石碏谏宠州吁
<石碏谏宠州吁>,信息量很大. 全文内容概括而言: 卫庄公娶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庄姜为妻,庄姜美而无子,庄公从陈国娶了厉妫,生了儿子,早夭.陪嫁的妹妹戴妫生了桓公.庄姜视为已出. 卫庄公的有 ...
-
礼记·丧服小记
斩衰,括发以麻: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齐衰,恶笄以终丧.男子冠而妇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其义:为男子则免,为妇人则髽.苴杖,竹也:削杖,桐也.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为父母,长子稽颡.大夫吊之 ...
-
曲礼
<曲礼>为古代作品,是<礼记>的一部分.<曲礼>是指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曲为细小的杂事.<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书籍. 曲礼上第一 1.[曲 ...
-
礼记.曲礼下
曲礼下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导读]曲礼下依然是讲述礼仪的细节. 凡捧着东西时候,一定要当心,提着东西的时候,要达到腰带的位置,这个细节可能很少 ...
-
论语:孟懿子问孝(2—5)
为政之德,首先在于做人:做人的根本,在于孝亲.连自己亲人都不知道不懂得"孝"的人,肯定不能孝于国家.孔子在这里专门从为政的角度论述"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 ...
-
礼记原文及翻译
导语:<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下面小编整理了礼记的原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
-
用功于内者心秀 饰美于外者心空原文解释翻译
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 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内在努力,追求进步的人,必然对外在事物没有苛求;外表装饰,只图好看的人,必然没有什么涵养. [赏析] 在心灵和修养上谋 ...
-
《礼记》原文及翻译
敖不可长 --做人治学的准则 [原文]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 ...
-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
三 峡 郦道元 原文展示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
-
《礼记·礼运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
礼记大学原文及翻译
<礼记·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礼记大学翻译及原文,欢迎阅读.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 ...
-
礼记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作为一种深遂的思想,有着它普遍而独特的现实意义,甚至是指导意义.下面小编收集了礼记中庸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 <中庸>简介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