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中的颜体行书,五花八门,变化多端,兼收“烧鸡体”笔意
相关推荐
-
“烧鸡体”看起来“丑丑”的,在国展中大受欢迎,他连入三届国展
众所周知,国展,不仅考验的是书法家的临古能力,而且还考验书法家的创新能力,凡是能够入国展的作品,都要有临古的体现,具体地说就是一定要让评委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取法问题,在取法上,很多书法家都另辟蹊径,原 ...
-
他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学老师,却写得一手惊艳的书法,笔笔精彩
在现实生活,提到默默无闻,想必也只有教师这一职业了,老师们平时里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就是默默地批改作业了,这样的印象想必在很多人的头脑里,都是根深蒂固的,甚至多少年来,都不曾改变,但是我们也惊奇地 ...
-
国展三连冠”刘长龙嫁接何绍基笔意
"国展三连冠"选手刘长龙凭借14个大字,斩获了第七届兰亭奖铜奖,这样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书坛里的美谈,众所周知,第七届兰亭奖,仅有54人获得创作方向的奖项,而他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如 ...
-
他用“瘦金体”笔意写行书,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笔法精妙绝伦
在常见的书法字体中,瘦金体是最难以掌控的一种字体,虽然问世后,也得到了广泛推广,但是能够掌握住其精妙笔法的书法家还是只是少数,而如今更是如此,但是,也有少量的书法家,对"瘦金体"情 ...
-
2006年全国首届行书展一等奖作品,奈何都偏爱“烧鸡体”笔意
众所周知,行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书写的主流书体,这种书体在书写上不仅力求速度快,而且还要做到合乎法度,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很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都垂青于这种书体行书,也有不少书法家,在行书上的造诣也是非 ...
-
80后美女将“烧鸡体”笔意发挥到极致,赢得满堂彩入12届国展
在12届国展中,有这样一幅行书作品,引起了评委们的关注,这幅作品将"烧鸡体"的笔意发挥到了极致状态,凭借行书成功入选了12届国展,而这幅作品的作者竟然是一位88年的美女,没曾想,8 ...
-
吴震启的楷书个性强烈,既有“烧鸡体”笔意,又有颜真卿的神韵
首届兰亭奖中的一幅特邀楷书作品,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关注,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展,还是兰亭奖,楷书似乎不怎么受待见,而他的这幅楷书作品,却是首届兰亭奖的特邀作品,同时,也赢得了满堂彩,他的这幅楷书作品,不仅 ...
-
农村小学老师午间练字作品真震撼,楷行结合,兼收“启功体”笔意
随着大批人进城务工,农村就只剩下了留守儿童,以及空巢老人,同时,也有很多人带着孩子进城上学,导致了农村学校的人员稀少,虽然学生的数目减少,但是教学任务,依然没有改变,依然是很艰巨的,很多老师为了节省时 ...
-
88年美女嫁接了“烧鸡体”笔意,含蓄饱满,赢得12届国展满堂彩
..... 在12届国展中,有这样一幅行书作品,引起了评委们的关注,这幅作品将"烧鸡体"的笔意发挥到了极致状态,凭借行书成功入选了12届国展,而这幅作品的作者竟然是一位88年的美女 ...
-
他的行书以颜体行书为基调,但写得“支离破碎”,却入12届国展
国展取法问题,一直都是书法家们关心关注的问题,倘若看不到取法,想入国展,似乎比登天还难,他的行书,取法就非常明显,以颜真卿<祭侄文稿>笔意为基调,同时还融合了"烧鸡体" ...
-
为什么米芾行书要比颜体行书更热门?
相比之下,学习米芾行书的人,要比学习颜体行书的人更多.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很合理的现象.因为米芾行书比颜真卿行书更易学(适合初学).要解释这个现象要从选帖讲起.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g ...
-
掌握颜体行书规律,行书创作事半功倍
颜真卿的<争座位帖> 率意自然而富于变化 浑厚质朴中不失灵巧 被米芾称为"颜书第一" 以自然的书写状态 展现出颜体行书的独特个性 <争座位帖>局部 杜思吾老 ...
-
临摹颜体行书!学其“颜筋”,错过就可惜了!
颜真卿以楷书大家闻名于世,其行书作品并不多见,此帖更是珍稀罕有的鲁公行书代表作,敬请欣赏! 颜真卿在此表中对自己因固守平原而被擢升,表示谦让,以为此乃人臣本分.而对弃郡却抱着戴罪的心理,要求朝廷&qu ...
-
12届国展创作手记|大字行书中堂(拼接)
[大字行书中堂(两条拼接)] 张彬华 福建 240x100cm 恽寿平题画诗三首 创作手记:该作品选仿古色蜡染绢纸,用长锋兼毫笔,取隔宿之墨,以八尺二条屏的形式书恽寿平题画诗三首.此作以王觉斯.傅青主 ...
-
国展中的隶书作品,取法来源有哪些?
国展中的隶书 从风格上说 有平正一路 也有拙朴一路 前者多取法于汉代宗庙碑刻 后者多取法于摩崖石刻 东汉摩崖<杨淮表记> 在不少人眼里 或许会归为"丑书" 然而 如果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