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介绍

(0)

相关推荐

  • 【艺术殿堂】小仙女现身说教,这样的课堂你怎么看?

    说起"三马同槽"的典故,熟悉"三国"的人大概都知道:曹操因为怀疑有人要窃取曹氏政权,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最初他认为"三马"指的是马超父子叔父三 ...

  • 画在绢上的千年传奇

    ■记者 陈俊珺 作者:陈俊珺 日期:2021-05-21 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局部)宋摹本 故宫博物院藏 近日,"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吸引了众多观 ...

  • 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斫琴图和女史箴图卷赏析(下)

    顾恺之的作品真迹,今已无传.只有若干流传已久的摹本.其中最精美的是<女史箴图>(隋代摹本,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和<洛神赋图>(宋代摹本,故宫博物院藏),都很能说明顾恺之时 ...

  • “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傻子?女史箴图可是因他而作

    关键词:顾恺之.箴.乾隆.八国联军.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高25厘米,长249.5厘米.全卷分9段描绘,每段都表达了一个故事.为什么要叫"女史箴图"? "女 ...

  • 大英博物馆史上天大“捡漏”:25英镑,买了乾隆和宋徽宗心头肉

    "25英镑!25英镑就能卖!" 1903年4月的一天,一个刚从中国回来的英军上尉来到大英博物馆,手里拿着一卷东方中国的画轴,他指着画轴和上面的玉佩,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激动地兜售. ...

  • 才绝、画绝、痴绝----“虎头”顾恺之笔下的美人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顾恺之博学多才,世人评价他"三绝& ...

  • 东晋时期顾恺之绘画赏析

    东晋时期在艺术方面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书法艺术方面,楷书真正出现了.绘画艺术的变化虽然不像书法那么显著,但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崇佛思想的上扬,都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进一步变得繁复起来. 西晋卫协和张墨在 ...

  • 【文化遗产】牛街礼拜寺(部分)寺藏文物介绍

    中国伊斯兰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具有中国伊斯兰教特质的文化,以及在中国伊斯兰教背景下成长发展起来的民族性和非民族性文化.在延绵千年的牛街清真古寺中,不仅保留着先贤们留下的建筑杰作.经 ...

  • 文物介绍——南京博物院最大的一块郢爰

    中国广泛铸造和使用金属货币,是春秋战国(公元前475年 -前221年)时代.这时,商品经济的持续飞跃发展,促使各诸侯国纷纷铸造金属钱币.当时有金.银.铜三种金属货币.春秋战国时期通常流通的是铜质的蚁鼻 ...

  • 博物馆文物介绍——宋徽宗赵佶的《桃鸠图》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在政治方面,赵佶的表现并不是很好,但是在艺术领域,他的才能非常不错.他独创了一种书法字体,也就是"瘦金体".他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 ...

  • 文物介绍——印证北京历史的克盉

    原标题:文物介绍--印证北京历史的克盉 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精品文物展中,有两件1986年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西周燕都遗址出土造型特别的青铜器,克盉(hé),克罍(léi). 盉作为一种调酒器皿,在我 ...

  • 文物介绍——山西博物院的晋侯鸟尊

    20世纪90年代在天马-- 曲村遗址中发现了举世震惊的"晋侯墓地",并出土了一大批铸有晋侯名号的青铜器,考古学家排列出了从改"唐"为"晋"的 ...

  • 文物介绍——青铜卣

    卣(yǒu)是中国先秦时期酒器.口椭圆形,足为圈形,有盖和提梁,腹深,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圆筒形等.卣常见于商朝和西周时期,通常商朝的卣多椭圆形,西周则多圆形.古文献和铜器铭文常有"秬鬯( ...

  • 文物介绍——西汉错金铜弩机

    弓弩何时起源,这一问题一直是历史学家和军事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时至今日仍无定论.但据中外史料记载,可以确信并使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是――弓弩是中国人发明的.关于弓弩起源的具体时间,古书中虽多有记载,然 ...

  • 几种文物修复中常用胶水的介绍「冰社收藏说-」

    在文物的补配修复中,对于矿化严重的青铜器-也称为脱胎器的,仅能以胶粘修复.糠酥的全脱胎器,用手一掰即碎,此时便不能以焊接修复处理,只能使用胶粘修复但胶粘修复操作过程在具体的文物修复中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 ...

  • 临沂市费县文物古迹介绍

    临沂市费县文物古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