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习律99|郑谷有两首鹧鸪诗,最有名的那首,写得并不好
相关推荐
-
李升华七律诗 致友人
致友人 小己贫心每自知,并无长技可矜持. 常羞忝对三条烛,岂敢充为一字师. 懒散曾任前世困,辛勤始改半生痴. 缘何不问寒微史,只羡功成名就时? [注释]读唐李商隐<流莺>诗,依韵而咏别事. ...
-
观唐习律90|于武陵诗中的两棵树,比兴之法有不同
前言 于武陵,晚唐诗人,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八记载: 武陵,名邺,以字行,杜曲人也.大中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避地嘿嘿,语不及荣贵,少 ...
-
观唐习律91|崔珏哭李商隐情深意切,又因一首咏物诗得名崔鸳鸯
前言 崔珏(音jue决),字梦之,晚唐诗人.唐宣宗大中年间进士及第,由幕府拜秘书郎,后为淇县令,官至侍御. 其诗传世不多,大多是律诗.有<哭李商隐>二首深情感人,咏鸳鸯诗被人称颂.另有咏美 ...
-
观唐习律98|杜荀鹤自成一体,却被评价300首诗,仅一联写得好
前言 北宋刘攽(bān)讲过一个笑话: 山东二经生同官,因举郑谷诗曰:"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王徭."一生难之曰:"野鹰安得王徭?"一生解之曰:" ...
-
观唐习律74|李频殁而为神,曾千里献诗姚合,被招为乘龙快婿
前言 今天介绍的李频,也有些有趣的故事.他年轻时曾经向方干学诗,不过李频进士及第,而老师却名落孙山. 李频千里奔波,向武功体诗人姚合献诗,姚合非常赏识李频,直接把女儿嫁给了他. 李频去世以后,被祭祀为 ...
-
观唐习律75|刘沧的律诗,特别喜欢使用这种半拗句式
前言 刘沧字蕴灵,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其籍贯一说汶阳人,即今天的山东济宁宁阳县. 刘沧传世诗歌一百多首,都是五律和七律.他有意思的是,他很喜欢使用半拗句作诗. 一.白发及第 元朝辛文 ...
-
观唐习律76|马上续残梦,后人认为刘驾诗句,胜过苏东坡
前言 晚唐诗人刘驾(822-?),字司南,江东人.大中六年(852)登进士第,官终国子博士.他与曹邺为诗友,二人俱以工于五古著称,时称"曹.刘". 刘驾传世诗作六十余首," ...
-
观唐习律7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心事谁懂
前言 李商隐和杜牧并称小李杜,和温庭筠并称温李,他是晚唐诗人中的代表人物. 青少年时期,李商隐受到牛d令狐楚的青睐,得以纳入门下学习科举考试的文体:骈文,并在令狐家的帮助下进士及第. 李商隐曾在< ...
-
观唐习律70|唐宣宗李忱艰难上位之路,熬过1个哥哥和3个侄子皇帝(该文内有唐宣宗李忱《百丈山》《南安夕阳山真寂寺题诗》、和黄檗禅师题瀑布诗、《吊白居易》)
前言 白居易去世以后,有人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吊白居易>.这首诗成为悼念白居易最有名的作品,世人提到白居易的时候,也常常引用这首诗并为诗人骄傲. 因为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当朝的皇帝. 而这位皇 ...
-
观唐习律72|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李群玉双声叠韵
前言 晚唐有个诗人叫做李群玉,听到这个名字,让我想起李白的这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 一.李群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