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看皮瓷看底,瓷器底足的奥秘你知多少

“玉看皮瓷看底”古玩行内有句鉴定方面的俗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玉器鉴定主要看色皮,比如和田玉表面附着的一层带有颜色的表皮。而瓷器鉴定,就要看其底部。比如底足的鉴定,就是瓷器鉴定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其结论对于真伪和断代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依据,这也是为什么作假者往往需要老底新接的原因之一。瓷器底足该怎么看?

1.修胎后的刀痕古时修胎刀多用竹刀,而现代修胎多用钢锯条。竹刀修理后留下的刀印呈细丝状,而现代锯条修后留下的刀印是粗线条(其间隔约2至3毫米),这个不同之处是较为明显的特征,仔细观察便可轻易分辨。

现代锯条修后留下刀印是粗线条2.露胎胎骨观察瓷器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情况(伪造的赝品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磨损自然)。一般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则不同,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绝对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然而相比仿品还是稍显干燥。

汝窑天青釉圆洗,宋,故宫博物院藏3.粘砂现象观察其粘沙现象,如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清官民之窑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这一点却极少做到(伪品也有少数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其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再加多为模注而过于规整等原因,使之极少有粘沙。

4.底足做法纵观各个时期的瓷器底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路,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迹),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官窑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了,而仿品则往往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5.内折角内折角就是底面与足墙的夹角,这个夹角里边会有积釉,也就是上釉的时候积得比较多,多了以后就呈现出一种虾青色。这是明代中期以前经常出现的,现在的仿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仿品的积釉与真品的积釉有两点不同。第一,它不是虾青色而是淡绿色,即使能接近虾青色也是泛绿的。第二,明代虾青色的线有些窄,而后仿的比较宽。

6.胎骨质地胎骨(底足)洪武前颗粒较粗,胎大多呈白中泛灰,胎骨有小孔隙,而永乐后胎骨相对比以前的要细白一些,无论胎质怎样,看上去绝不生硬,有自然熟透感,使人感到胎质粗细不干燥,有无氧化物都自然,手感不重又不扎的那种润腻不涩的胎质感。

7.削足方式景德镇的瓷器多是在挂釉以后方将器足削去。相反,日本瓷器都是在全部成形后再挂釉。所以细看江西瓷的外足釉与坯的分界,釉是以锋利的切线断然而止的,这一点与日本制品迥然有别。古瓷中明代制品多留有削足的痕迹,而清代所作除劣等品外,大都在切削过的足端用濡笔或布加以揩拭,因而足底面总是带有一种柔软、滑润之感。试看清代瓷器中有仿明代制品很相似的,但从未见有模仿这种削足之癖。有时虽然很难用肉眼判断,然而如果用放大镜一看便可大体了然。当我们鉴别明瓷与清瓷的时候,固然一般都可由它们的器形、釉色以及图样等各方面综合来看,不过有时也会陷于迷惑而莫知所是。此时如能注意一下这种削足之癖,便会成为鉴定上的一个有力线索。

青花怪石牡丹纹菱花式盘,明洪武,景德镇制8.护胎釉护胎釉通常添加芝麻色的植物灰,可以保护素胎,便于均匀上釉。乾隆和现代伪作天球瓶的圈足处护胎釉差别很大,乾隆的护胎釉经过高温氧化,闪闪发亮,而赝品根本不见有芝麻色护胎釉。

粉彩婴戏天球瓶,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9.胎土痕迹老的胎土中有含砂粒的“硬”感觉,手拉坯形成大小、深浅不一的旋纹会留在器物的内壁。赝品的胎有人工和机制二种:人工拉坯的胎没有竹刀修胎的痕迹(因是用铁刀修胎),机制胎的连手拉坯旋纹都看不见,而且胎土紧密,含粉状,无含砂粒的感觉,呈“软、湿”的状况。

斗彩鸳鸯卧莲碗,清乾隆10.瓷片研究研究瓷片的好处(优势)之一是能非常真切地观察古瓷的胎。由于是残片,其断面便将器胎的所有信息暴露无余,包括胎的厚度、呈色、气孔状态、颗粒状态、胎质纯度、杂质状况、吸水性能、硬度等等,这些器胎信息在不同时代、不同窑口都有或明显或细微的差别,这是瓷器鉴定的一个重要视角。

而这些信息却是整器难以完充分披露的。整器基本为釉层包裹,只在器底接触面(外底、足端处)及漏釉缩釉处显露“冰山一角”,且这些有限的“露胎处”披露的往往不是瓷胎的真实信息,而常常是“假象”——往往是陶衣(化妆土)、氧化层(火石红)、酸碱腐蚀层、霉斑污染层、污物堆积层等等,不是真正的胎色。当然,如果只看瓷底的话同样是无法完整地对一件瓷器进行鉴定,瓷底的辨别方法也只是鉴定的手段之一,不可以偏概全,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提升自身,对瓷器鉴定时需要多上手多对照各种特征

(0)

相关推荐

  • 古瓷底足的25个特征,学会了不打眼

    在鉴定瓷器的过程中,常用的鉴定方法是通过瓷器的神韵,器型,釉面,画工,款识,发色等等来进行鉴定,但底足的鉴定却是鉴定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对于真伪和断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这也是为什么造假者往往 ...

  • 玉看皮瓷看底:一篇文章教你瓷器真伪鉴定之底足辨伪法|值得收藏

    当然这里说的足 自然不是脚丫子 这里要说中华瓷器的那些个"足" 正常来说,站得稳一定是要用脚站的 人类大脑的进化随着人类 直立行走而得到进化 那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瓷器 有着平滑细腻 ...

  • 玉看皮瓷看底:图解瓷器底足鉴定25招

    我们在鉴定瓷器的过程中当然可以通过瓷器的神韵,器型,釉面,画工,款识,发色等等来鉴定,但是底足的鉴定是鉴定环节中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真伪和断代是非常重要的依据,这也是为什么作假者往往需要老底新接的原 ...

  • 玉看皮瓷看底:瓷器底足鉴定25招

    我们在鉴定瓷器的过程中当然可以通过瓷器的神韵,器型,釉面,画工,款识,发色等等来鉴定,但是底足的鉴定是鉴定环节中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真伪和断代是非常重要的依据,这也是为什么作假者往往需要老底新接的原 ...

  • 看一看:故宫馆藏雍正瓷器底足款!|上海小乔

    对于不少古玩行或者收藏爱好者(观众)等来说,雍正瓷器是不少人偏爱的瓷器之一!当然,往往大家在博物馆欣赏雍正瓷器的时刻,只能欣赏正面(或几个小面)的视角,并不能直接大量地欣赏与研究雍正瓷器的底足款识,因 ...

  • 高古玉、明清瓷看点十足,奥地利最大拍行等你觅缘!

    北京时间2018年9月29日晚上7点,奥地利 Galerie Zacke 拍卖行举办的亚洲艺术品拍卖会将在维也纳举槌. Galerie Zacke 是奥地利最大的一家拍卖公司,开展展览及拍卖活动长达3 ...

  • “玉看皮,瓷看底”此文助力你看懂和田玉的真假皮色!

    在玉石珠宝这个行业中,利益的驱使常常使很多商贩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手段来造蒙骗.不管哪一个品种里有或多或少的假货掺杂.比如和田玉,假皮种类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如果是初学者,辨别其真伪的确有一定难度,高科技 ...

  • 瓷看底,玉看皮,40张图看和田玉皮色真假!

     收藏国际 - 导语 - 在玉石珠宝这个行业中,利益的驱使常常使很多商贩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手段来造蒙骗.不管哪一个品种里有或多或少的假货掺杂.比如和田玉,假皮种类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如果是初学者,辨别其 ...

  • 收藏 | 瓷看底,玉看皮

    "瓷看底,玉看皮",这里瓷指的是瓷器,玉指的是和田玉. 有这种说法主要是根据其中国文化背景和瓷器.和田玉的相关特征所决定. 瓷看底 意思是说鉴定瓷器真伪和年代,看器物的底足十分关键 ...

  • 瓷看底 玉看皮:细说古玉“橘皮纹”

    中国玉器在8000余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产生了无数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这些古代玉器不仅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同时也表现出独特的历史痕记,"橘皮纹"就是古代玉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