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新:吴敬梓是一个具有思想家气质的小说家
相关推荐
-
彭志丨殊相与共振:清代西域风土诗谫论
注:本文发表于<澳门文献信息学刊>2020年第2期,此据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彭志老师授权发布. 殊相与共振:清代西域风土诗谫论 彭 志 摘要:有清一代,西域风土诗创作进入 ...
-
新发现的吴敬梓生平资料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虽秉绝世才华,但生前未享大名,交游也不很广,所以除几位挚友如程廷祚.金兆燕的题赠之作外,世传酬赠.唱和之作并不多.顷读清代文籍,见若干与吴敬梓有关的诗文未收入李汉秋 ...
-
清代哪些真正高质量的文集可推荐?这10部当不逊“唐宋八大家”
依我自己的阅读感想,中国文章3000年,论及历史时段,要以魏晋与清文成就最高. 叶嘉莹:古典诗文让人心不死 我自己最喜欢的文章.文集.文家,也多在这两个阶段.世所通誉的唐宋文章,诸如"八大家 ...
-
书非扔不能读也
如何避免藏书成为摆设 Uni-Note Vol.062 2020年最具幸福感的事,莫过于住进了自己的房子,坐拥可以容纳大几百册图书的两部书架. 大年三十,寄放在湖南老家的几百册书运到,几乎把书架填满 ...
-
陈文新:假如吴敬梓来评《红楼梦》,他会怎么说?
今天讲的题目是"假如吴敬梓来评<红楼梦>,他会怎么说?"题目好像有点新奇,其实要谈的内容很平实,就是<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比较研究. 程十发 ...
-
胡鹏:当代“儒林”研究的新路标——评陈美林先生《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吴敬梓》
引言:"伟大"的小人物如何被看见 自从鲁迅先生发出"伟大也要有人懂"(鲁迅,6:228)的慨叹后,<儒林外史>及其作者吴敬梓,便几乎被该词盖棺论定, ...
-
陈文新:吴志达先生的学术道路
吴志达先生,1931年8月出生于南京,原籍浙江东阳.195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随即考取武汉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主攻宋元明清文学史,导师程千帆教授.遵师之教,走广博与专精统一.文献考据与理 ...
-
许建昆:吴敬梓的妄叹与论定(儒林外史新读之七)
吴敬梓对个人的能力与抱负,是否曾经表白过? 故事中,迟衡山听见杜少卿受到荐举,劝勉说:"而今读书的朋友--放着经史上礼乐兵农的事,全然不问--你此番征辟了去,替朝廷做些正经事,方不愧我辈所学 ...
-
许建昆:吴敬梓晚年所寄(《儒林外史》新读之六)
<儒林外史>有位天长县秀才,姓杜名仪字少卿.个性豪爽,喜欢救人急难.父亲生前的管家娄焕文年老病垂,他接在家里亲奉汤药,为了顾及娄老先生的天伦之情,连儿孙也请来. 娄老先生过意不去,赶孙子回 ...
-
许建昆:吴敬梓的谐音与隐喻(《儒林外史》新读之五)
用谐音来求吴敬梓的隐喻,是否可行?在周进.范进.王惠.荀玫四进士中,我们读出"士子之中有使尽愚力者,有滥竽充数者,有一心猎取功名利禄者.到头来,老的枉费心机,少的也跟的倒霉." 或 ...
-
叶楚炎:新见《怿堂诗钞》与吴敬梓关系考论——兼论《儒林外史》中余夔的原型人物
涂逢豫,字长卿,一字怿堂,号莼溪[1],是雍乾年间南京的著名士人.宁楷在叙及南京的友人时曾在诗中写道:"南有陶蘅川,北有程棉[2]庄,东有戴古田,西有涂长卿.如此数君子,高躅均非常.志趣或小 ...
-
清朝历史人物——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的作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54岁.幼即颖异,善记诵.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一生创作了大量的 ...
-
【中华勤学故事】:07徐光启种棉花,08厉归真学画虎,09吴敬梓嘲傲儒生
这部大型动画系列片以历代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为素材,选取了如<华佗学医>.<诸葛亮喂鸡>.<鲁班学艺>.<李白铁杵磨成针>.<王羲之吃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