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离家79年,101岁时终回家乡,父老乡亲的反应让人感动
相关推荐
-
敬我家乡的父老乡亲----通化抗疫
从没有想过,家乡皎洁的月光会忽然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突然的疫情,让通化这座仅有30几万人口的小城市措手不及.短暂的调整之后,通化人民就以各种方式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千家万户的呐喊,最 ...
-
初一大拜年,一定要带着孩子—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0)
[家教智慧 第369期] 初一大拜年,一定要带着孩子 大年初一头一天, 家家户户共团圆.男女老幼脸绽笑,吉祥如意拜新年. 初一拜年,由来已久.拜年是晚辈对长辈表示的一种敬护,一种美好祝福,同时,也彰显 ...
-
仇文娟:家乡之粽·秋逢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 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家乡之粽 仇文娟 时近端午,有亲来访,送粽若干:蒸后品尝,肉香浓郁,美味饶舌. 品尝之际,念家乡之粽,无枣 ...
-
《增广贤文》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难免会产生摩擦,如果因为这些许摩擦而得理不饶人,会让人感觉这个人没有气量,如果能"得饶人处且饶人",化干戈为玉帛,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
台湾老兵穆治华寻亲:一位“荣民”的乡愁与悲歌
"荣民",即"荣誉国民"之意,在台湾多指1949年前后随国民党由大陆来台的退伍老兵. 这些"荣民"是台湾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来自五湖四 ...
-
老来回乡人已殁——《十五从军征》赏读
有时候,我多想回到从前,再次拥有那大段的美好时光.说我自己想说的话,做我自己想做的事,让时光不再虚度.可"流光容易把人抛",它是那么的无情,不会因你的留恋而停止匆匆的脚步.徘徊在人 ...
-
5年,16000个家庭的血泪离合
有这样一群平凡的摆渡人. 他们乘着善意的扁舟,搭载陌生的走失者.在信息的洪流中,寻觅血缘连接的另一端. 他们在互联网上投下了一枚石子,为走失者点亮微光,迎接信息海浪的回响. 94岁的姚鹏娥怎么也想不到 ...
-
106岁奶奶打麻将,101岁时还拿冠军
安徽合肥包河花园老年公寓里,106岁的高彩侠老人,一米四几的个头,银白色的头发,和蔼可亲,精神矍铄,笑容满面,乍一看跟八十多岁的老人没什么太大区别.老人思路清晰,喜欢打麻将,101岁时还拿过麻将比赛冠 ...
-
日本最痴情的富豪,暗恋中国女神30年,55岁时终抱得美人归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多少人一生都在寻找爱情,但一转眼却发现,那个人其实就在最明亮的地方等你.何念慈在嫁给企业家孙道存之前,初恋是电子业大亨田力行.田 ...
-
中岛幼八:3岁被中国母亲收养,13岁时拒绝回日本:中国是我的家
中岛幼八,一个被中国养母收养的日本遗孤,虽然两人没有血缘关系,可中岛幼八把中国养母当成了亲生母亲看待. 幼年时,中岛幼八对于回到日本家乡,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情绪. 中岛幼八所写的回忆录 可等他成长后,他 ...
-
书评 | 《山中岁时》:像草木一样生长的人,是不会不快乐的。
山中岁时草木知 外在的遇见, 来源于内心的质地. 见天地 见众生 见自己 像草木一样生长的人 是不会不快乐的 十月,我收到项丽敏老师的邀请,为她的新书写书评.随后收到她发来的新书稿件,我仔细读了这本书 ...
-
抗日老兵证件丢失,指着博物馆照片说:这是我!90岁时身份被证实
引 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共经历了14年.在中国14年的抗争中,军队和平民百姓伤亡高达约3500万人. 而日本的伤亡人数是约130 ...
-
战争时,士兵发起冲锋为啥不怕被后方机枪误伤?抗战老兵说出真相
相信所有人都应该很清楚,战争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所以我们看待问题时并不能从片面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相信这个道理在小学的时候,政治课老师就曾讲过.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历史依旧经常能出现在我们的生 ...
-
老兵证件丢失,因无法“证明自己”无法补办证件!90岁时在博物馆照片上认出自己,身份终被核实
"我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证明自己曾经是个兵."2018年1月15日已经90岁高龄的抗战老兵郝志全情绪激动地对爱心志愿者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郝志全最终成功 ...
-
老兵隐居深山60年,82岁时出山时询问路人:鬼子打到哪了?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年代,基本上为躲避鬼子的扫荡,很多百姓都躲到深山老林里避难,曾经熙熙攘攘的村庄,再也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不过就算是这样,日军来到的时候,还是会一把火给烧了,没有任何底线可言.而那些 ...
-
101岁寿星爷爷,生活自然,午饭仅吃1个馒头,80岁时还种地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比较注重养生保健,特别是在饮食上,都非常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农村老人,在饮食上并没有什么讲究,他们的要求仅仅是"填饱肚子"就行,平时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