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的热情,让我毛骨悚然,我不想一辈子提心吊胆,只好悔婚”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论语》:“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时候人们不轻易把言语说出口,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讲的是谦虚和自知之明方面的道理,做不到的事情不会轻易说出口,说出口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也就是所谓“言行一致”。
现在的人虽然也明白这方面的道理,但不是所有人都会重视,有的人习惯于先说为快,不管自己是否能做到,先把大话说出口,先把誓言许诺出来,自认为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我们不否认有的人确实可以侥幸说到做到,但说到做不到的情况更多。比如有的男人对待感情时习惯于山盟海誓,专拣好听的话说,很明显只是为了说而说,说的时候没有思考过自己是否能兑现,如果女人不较真倒也罢了,可如果女人较真,最后无法兑现的时候,感情就会出问题,比如下面这个女人之前的感情,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如果让我选的话,我当然希望我的公婆都很好,虽然我坚信自己遇到任何人都有办法跟他们处好关系,但我没必要为了验证而验证,除非我实在遇不到好的公婆了,否则能直接选择现成的好公婆,我为什么要选择不好的公婆?
我从一开始就跟前男友聊过这方面的问题,他却根本不当回事,骗我说他父母百分百是好公婆,我说要跟他父母见面,他却一直推三阻四,说我应该相信他说的话。我半信半疑信了,结果到头来跟他父母接触以后,印证了他之前的话是错误的。
我所理解的好公婆,应该懂得尊重,除了诚意之外,更重要的是言行,如果当着晚辈没有长辈该有的样子,在我看来就算不上好公婆。他父母在我眼中不是好公婆,就是因为不符合我提的这些基本要求。
尤其是他的父亲,虽然很热情,但是却不是我想要的那种热情,他的热情让我感觉毛骨悚然,一看到他我就会感觉提心吊胆。虽然有可能是我多虑,但是没办法,我就像是有了条件反射一样始终有这样的感受,这让我怎么跟他结婚?我可不想一辈子活在提心吊胆之中。
在此之前,我跟他聊过解决办法,他的反应让我很失望,他没有想着去调整公婆对我的态度,而是不停地指责我,说我不懂事,说我悔婚是蓄谋已久,说我根本不爱他,说他爱我那么多年是浪费生命,如此一来,我还有什么必要跟他继续?难道以后出现了问题,他就只能用指责我的方式去解决吗?这是幸福的夫妻该有的样子吗?』

02
《樱桃小丸子》中有句话说:“心满意足享受每一点快乐,是走向幸福的唯一途径。”
这句话有三个关键词:心满意足,快乐和幸福。结合我们的生活来说,心满意足和快乐是一体两面,二者不可能单独存在。能对生活心满意足了,才有快乐可言;有了快乐,我们才能做到心满意足。生活中充斥着这两样东西,幸福也就不请自来了。
且不管这是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感觉到不幸福的时候,都可以反观一下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快乐,是否能做到心满意足,如果没有,如果做不到,问题出在哪里。
以前面那个女人的感情为例,她因为公公的热情而提心吊胆,很明显就缺失了心满意足和快乐,她清楚地认识到诱因是什么,如果盲目让感情继续,她之后的生活中就会一直没有心满意足和快乐,从而也就没有幸福。
这种事我们不能盲目去等待或者祈祷,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去调整,没有问题当然最好;有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也不错;而当有问题却无法解决或者没必要费很大力气去解决的时候,换一种生活才是明智的做法。

03
不管是感情方面的幸福,还是事业方面的成功,其实遵循的道理都差不多,唯有相信并践行的人才能与幸福和成功有缘,诚如爱默生所说:“成功总与相信它的人同在,反之亦然!”
相信成功与幸福存在,相信自己会幸福会成功,是一种强有力的信念,有了这样的信念做支撑,人就不会缺失信心。有坚定的信念提醒自己注意哪些人和事与幸福和成功有缘,该接近的接近,该远离的远离,当然就不会与幸福和成功擦肩。
而如果一个人连相信幸福和成功都做不到,动不动就自我怀疑,或者没有自己的概念,一切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就基本上与幸福和成功无缘,因为你没有自己的定义,幸福和成功在你心中连一个大致轮廓都没有。
这种问题虽然乍一听之下很枯燥,但却很有意义。要知道,幸福和成功这两样东西,不是随便想想就能得到的,必须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才行。至于何为相应的努力,则需要每个人认真思考,自己把前方的路明确了,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