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伟文|人机伴生:从机器人伦理到道德机器
相关推荐
-
2017年,我们朝奇点理论迈出了微小却重要的步伐
全球技术地图 创新丨前沿丨科普丨资讯 未来我们能和机器人小伙伴儿好好相处吗? 想要进入<银翼杀手>的世界,似乎不需要再等到2019年.因为有些机器人已经可以走动.转圈,偶尔还能做个后空翻. ...
-
【专题】程广云|从人机关系到跨人际主体间关系 ——人工智能的定义和策略
摘要:为了区分作为工具的智能机和作为主体的机器人,关于人的定义必须由本质主义转向功能主义.迄今为止,人工智能经历了形式化.经验化.理性化三个发展阶段,但却仍然不是在结构上,而是在功能上模拟人类思维.只 ...
-
人机生存大战会从科幻走向现实? | AI • 智能
面对拥有了决断力与判断力的机器,人们看待他们犹如看待突然长大的孩子,带着信心与怀疑打量着其拥有的能力,心情与刚完成雕像的皮格马利翁别无二致. "现在每当我望着银河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猜测着 ...
-
张之沧丨人工智能对家庭伦理的冲击与解构
人工智能对家庭伦理的冲击与解构 节选自<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1年第1期[专家特稿]栏目,全文可在"知网"或"超星"下载 摘要丨人工智能.机器人学 ...
-
陈根:对机器人大打出手,是关于什么的问题?
文/陈根 不论接受与否,人工智能都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深度融合.一方面,人工智能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了效率和便捷,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本质上作为一种技术,在给产业带来颠覆和革命的同时,也 ...
-
章文光、贾茹|人工智能的社会伦理困境:提升效率、辅助与替代决策
作者简介 章文光(1973-):男,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 贾茹(1992-):女,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 摘要 本文基于应用场景探讨人工智 ...
-
机器人伦理学:机器的伦理学还是人的伦理学?
1936年,捷克著名科幻剧作家恰佩克(KarelCapek)在喜剧<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robota"(机器人)这个词,后来演化为"robot&q ...
-
段伟文 | 新科技哲学与新科技人文大有可为
引言 进入21世纪,人类正步入深度科技化时代.在这样一个人类攀爬巨大技术悬梯的时代,如何开拓与反思人类文明.如何探索与实践人文主义?笔者认为,20年代是整个世纪思想奠基的时代,新科技哲学与新科技人文大 ...
-
【画和远方】段远文小幅油画写生作品
段远文 1978年生于湖南衡阳 200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广州画院专职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入选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 第九届.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作品展 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
-
回家的路有多远 | 段卫文
戴上耳机听更嗨! 在永新老家,因为地缘的优势,大多数在外谋生的人会选择孔雀东南飞,南下广东揾工.又恰逢旧历年关将近,或许已有一部分人开始加入返乡的大潮.而我却深入祖国腹地--四川盆地宜宾.回家的路到底 ...
-
七十年代的一段回忆 文/春风
七十年代的一段回忆 文/春风 提起电影卖花姑娘,一般年令大点的人都有所记忆这部朝鲜电影,是一九七二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完成后在中国上映,上映那段时间内,可以说盛况空前,电影院里场场爆满,因为片孒有 ...
-
段伟全:玩石好根爱书画的农民
段伟全:玩石好根爱书画的农民 段伟全,男,1968年生,水坪镇人,自由职业者,房屋建造装修师,擅彩墨写意山水.花卉画.其画特点:柔秀娟美,清润妍丽,墨彩交融.其大胆吸收西画色彩技法,将五彩缤纷的色彩融 ...
-
何伟文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学科大融合
尽管知识细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物,但是学科的划分却是古已有之.中世纪晚期由于各种壁垒的存在,学术的发展到了一个停滞的边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地理大发现等多重因素,人们原有的宇宙观受到巨大冲击,对 ...
-
父亲的教诲 | 段卫文
戴上耳机听更嗨!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总教我写老家的地址,在今天看来,其意义深度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解释:小的时候,我想多半是怕自个的孩子走失,可以用地址借助路人问路,寻回老家:长大以后, ...
-
扬州大学段伟良团队:手性仲膦-硼烷的高对映选择性催化合成
膦中心手性化合物在不对称催化.药物.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它可以作为配体与多种过渡金属配位来调控催化反应的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同时,它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小分子催化剂在各类不对称反 ...
-
段家的第一盏白炽灯 | 段卫文
戴上耳机听更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段家的第一盏白炽灯点亮了,这可以说是永新县农村用电历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因当时段家村离县城比较偏远,且有一段还不通公路,很多变电设备靠人力板车拉至施工现场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