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的天文数学模型,关于“四象太极图”与扬雄《太玄》的关系

引言

如今人们常见的“太极四象图”,最早见于南宋初期蜀地易学家张行成解读扬雄《太玄》宇宙观图示的的著作《翼元(玄)》卷一之中。因为《太玄》是一幅内涵人所感知到的一年四季中的天象黄道空间流变与时间流行的相辅相成运作内涵的宇宙观图式。

在人们还普遍使用竹简的西汉时代,读者可任意地拆分开标注有首赞符号的《太玄》竹简而围绕阅读当事人自己所站立的中心位置去摆放出太玄的圆周或四方图式,因此,可能在两汉竹简书籍时代,人们反而更容易阅读懂《太玄》。但是,伴随东汉蔡伦纸的问世和大量使用,特别是在南北朝以降,中国的纸质书籍增多,竹简书籍逐步和彻底退出了阅读领域,这样,使用二维平面和静态的纸质书籍去阅读理解三维、四维立体运动的《太玄》宇宙观图式反而就越来越困难了。

在缺乏具体直观的物理模型和轴测制图方法的时代,可能只有很少具备抽象思维的学者才能通过平面表达的纸质图书去真正阅读懂《太玄》宇宙观图式了。蜀地,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新文化发动机所在地,几乎每次中原处于长期分裂和频频战乱或社会动乱之时,相对和平的蜀地都在孕育着一种中国未来的思想新文化形式,唐末宋初的历史也不例外。唐朝末期的五代十国时,蜀地的易学家陈抟、彭晓和流亡于蜀地青城山道观中的谭峭等人,都有重要著述问世,他们三人的文化成果对后世均有重大影响作用。

特别是陈抟,他几乎就是后来宋明理学各家学派公认的易学图书的鼻祖人物。陈抟,就是在五代十国时期中著作出后来重大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伏羲四图(即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的。陈抟之前,中国没有任何人将易卦的号按照逢二进一的数学方式去进行排序。

而且,今人从数理思想方式方法上去审视就可知,陈抟创造的“伏羲四图”,明显是陈抟在洞察出了扬雄《太玄》首赞按照“家部州方”进位的数学方式方法以后,他是遵循扬雄的逢三进一的数学方法去构造出那幅重大影响后世的“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的。这就是说,分析易卦的卦气流行图式,必须参照扬雄的《太玄》图式进行。三中含二和一,一和二中却无三。逢三进一的《太玄》数学图式中,已包含进了阴阳二进制数学内涵,这个情况,可通过《太玄》八十一首赞中的第一首赞的“三(中)”和第四十一首赞的“三三(应)”这两个分别代表一年之中的冬至、夏至节气点位置的首赞图式就能一目了然。

这就是说,在《太玄》的八十一首赞所表达黄道圆周图式之中,肯定已经蕴含进了逢二进一的阴阳爻极反图式,只不过不知什么原因,当年的扬雄并未在他的《太玄》中明确提示出这一阴阳爻易卦循序渐进的极反内涵而已,但是,今人通过阅读《太玄》就可知,整部《太玄》中,凡是涉及三位数的言论,往往是扬雄在说时间问题,而二位数的阴阳概念言论,则是扬雄在说一年四季中的空间问题。扬雄一再提示读者说,他的《太玄》是一幅表达宇宙时间和空间的互相关系的图式。

“玄有一道”!也就是《太玄》中分别内涵着一年四季的黄道空间与一年四季时间的两个图式的合一不二内涵!扬雄这里所说的“一道”,一是明确指意“始于十一月,终于十月。罗重九行,行四十日”的天地阴阳极反循环运作的空间现象,二就是明确指意“一绳一准,以纵横天地之道,驯阴阳之数”的不可逆的无限不循环的周年时间流行现象。在扬雄的视野中,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离和相辅相成的合一关系。

因此,为了综合地论述宇宙的时间、空间流行和流变,他在这里特地提出了一个“泰积”概念,扬雄这里所说的“泰积”,一个内涵是“泰积之要,始于十有八策,终于五十有四,并绐终策数,半之为泰中”,即人处于地中心位置时所感知到了天地的“八策”之变。扬雄这里所说的“八策”,是指意的一年之中的“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这八个节气点位,也是黄道360度运作圆周上的八分节点情况;黄道上的一策,相当于《太玄》中的十首赞;十首赞,代表的则是黄道上的45度的夹角空间。

“泰积”的第二个内涵,就是扬雄所说的时间现象,即他所说的“泰中之数三十有六策,以律七百二十九赞,凡二万六千二百四十四策为泰积。七十二策为一日,凡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踦满焉以合岁之日而律历行”。扬雄这里所说的“泰中之数三十有六策”,是指意的人站在大地和天地的中间观察天象时,人是以自身的的寿命基础标准去划分宇宙时间和空间的计数方法,说白了,就是一年有四季,一季有90度黄道空间的季节极数;或者说,《太玄》的一首有四赞,一赞有九策(测)极数,人站在一年四季之中观察时间和空间的流变,始终有四与九的关系式,即扬雄所说的“三十有六策”。

扬雄《太玄》所说的“四”,大多是指意一年的四季天象和东西南北的四地象;而“九”则被扬雄称之为“极数”,即这是一种自然数之中的10、20、30······之前类似于9、19、29······的“极反”位数。关于三十六与七十二的数字关系,其不仅仅与中国古代《夏历》的“十月太阳历”有关系,也与古蜀国中的那具所谓的“太阳轮法器”有关系,即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五毂、五车,车辐”计算法则有关系。

中国古代太阳历法计算,一月按照36日计数,一年按照十月360日再加上年底年初之间的五天余数计算,即,一年为365日左右。同时,两个月的72日为一天文时间计算单位,72度黄道空间也为一天文空间计算单位,72乘以5,就是360;前一个360,代表的是一年四季的太阳日时间,后一个360,就是代表一年四季的黄道运作空间的圆周度数。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扬雄在解释他的《太玄》和“泰积”理念时,他可能使用了西汉时代流行的“太一行九宫占盘”的数学计算方式方法。

1977年,中国安徽阜阳双古堆地区的西汉汝阴侯墓中出土了一具汉文帝时代的“太一行九宫占盘”,这是一副有代表天地的上、下两个占盘,且占盘上各刻画有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空间方位和分别标注有“一君对九百姓、二对八、三相对七将、四对六”文字的占盘。这种以数字的配对去说明天地人事的的方式方法,在西汉时代被称之为“九宫八风”,其与后来所说的“洛书”有相仿之处。西汉中前期,这个“九宫八风”的数学理论,也可能被运用在了《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这类医学理论之中,读者可自去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参看,我们这里不过多讨论这个问题。

总之,当时的扬雄在构建他的《太玄》理论图式时,他的理论基础模本当然是落下闳的浑天说,而计算方式方法,扬雄则采用了一些西汉时代流行于术士之中的数学方法,或者说,落下闳等人计算《太初历》时,他们一帮人本身就个个是精通“九宫八风”计算方式方法的天文数学家,否则,汉武帝时代负责营造《太初历》的落下闳与汉昭帝、汉宣帝时代去校正核算太初历的鲜于妄人,耿中丞等人怎么去计算那么复杂繁琐且带有天地空间方位内涵的天文数学呢!

结语

扬雄改造利用了这种“九宫八风占盘”,过去以往,占卜占盘数学图式是不把人之“吾(五)”放置在数学计算之中的,相比之下,扬雄则将“五(吾)”数字放置在以上所说的西汉中前期就已流行于民间的“太一行九宫占盘”之中,且赋予这个“五”数字以“泰中”的理念,这,就已经不是一般的只用于测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模型了,而应该是天地人合一的天文数学模型了。恰好就是扬雄的这个“泰中”布局,才成就了宋朝以降十分流行中国易学文化领域内的“河图洛书”!

(0)

相关推荐

  • 重新认识书法 (提要)之咸有规矩1

    ---读古代书论揭示书法的笔法 河图洛书 张旭说:(书写)在于变化适怀,纵舍掣夺,咸有规矩.规矩我们在前面关于天地之道时已经有说,中国人什么东西都是要讲个规矩的.<孟子·离娄上>:&quo ...

  • 葫芦娃的秘密

    相信大家看到标题就会哼唱起来: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 咳咳,我要讲的葫芦娃不是这个.让我们先来看个民间传说: 在很久以前,山里住着一户人家,父亲操劳着农活,一双儿女无忧无虑地玩耍.有 ...

  • 先天八卦与《周髀算经》的关系

    <易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经典,关于它的传说太多太多了,研究它的人从古到今也是不可计数.<易经>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他的八卦符号,对于八卦符号的解读众说纷纭,但是大多数说法都牵强附 ...

  • 《邵雍传奇》(纪录片)——以此纪念邵雍诞辰1000周年

    <邵雍传奇>简述 <邵雍传奇>是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是为纪念理学.数学.易学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邵雍(康节)诞辰1000周年而拍摄.整部纪录片一共有四集,分别是<寒门苦 ...

  • 清代学者对“河图洛书”的考辩

    作者:杨效雷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黄宗羲.黄宗炎.毛奇龄和胡渭等清代学者崇尚考实求真的学术精神,比较令人信服地考证出"一六居下"和"戴九履一" ...

  • 太一巡九宫

    ​太一巡九宫: 依据巡游八宫 可以看得出来 都是出自中宫 所以 中宫是和 巡游八宫 同时进行 这就是 巡游九宫 而非仅仅 巡游八宫 可见中宫很重要 没有中宫的八卦 就是失真的学问 北极星与 黄道圆心相 ...

  •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四象

    古人认为恒星虽然"东升西落",但彼此之间的位置是恒久不变的,它们在天球上所构成的星图就没有变化.于是经过长期观测,选择天球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恒星作为坐标,观测日.月.五星的运 ...

  • 太玄数与天文筮爻简解

    徐韶杉 太玄数与天文筮爻有关. 太玄数即:"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巳亥四数终."在中医学里得到很好的应用和证明. <古代天文与周易> ...

  • 分析扬雄《太玄》对道家思想的吸收融合

    道家思想流传几千年,它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有深远的意义.许多思想家都深受它的影响,将其中对己有益的道家思想吸收到自己的思想中去,使其进一步地发展.更新和完善.扬雄的<太玄>就是在模仿< ...

  • 中国古老天文学是超前文明,《事林广记》天文类太极天文太极图

    ○天文类 太极 天文 太极图 太极图说 未有天地之时混沌如鸡子溟涬始牙鸿蒙滋萌三五历纪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极中也元始也 [前律历志]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是太初太一也老子道生一即此太极也 [易系 ...

  • 古人如何认知星体?七政四余、三垣四象,这是古代天文的根本

    古代对于星辰的认识,应该与古代的"天体说"联系在一起的,最早的盖天说,<古辩异>曰:仰观天形如车盖,众星累累如连珠.以及到古代天文学说的基础"浑天说" ...

  • 第五讲 四象八卦,精熟于心

    <易·系辞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所谓的"两仪",就是指阴阳.我们在 ...

  • 太极图的起源与复原

    太极图是古人长期观测太阳活动时,记录的太阳活动规律图,这一点勿容质疑,用立竿测日影说,能对太极图作出科学的复原和解释,一定程度上可填补古人画太极图的依据,这对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至关重要.为研究太阳 ...

  • YoungKing弹中医:经方四象汤之青龙汤

    中国传统文化中四象(相)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左右前后或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道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神护卫,这四位天神来源于古代的星神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象(相). 易医 ...

  • YoungKing弹中医:经方四象汤之白虎汤

    中国传统文化中四象(相)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左右前后或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道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神护卫,这四位天神来源于古代的星神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象(相): 易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