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子》卷2兵谈诗解胜备相应胜不暴甲
相关推荐
-
【公基常识】中国古代兵书
现存的中国古代兵书达二三千部,最著名的有<孙子兵法>.<六韬>.<三略>.<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 ...
-
岫巖志略卷三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輿地志 [ 疆域 村鎮 關隘 島嶼 鳳凰城疆域村鎮關隘附鳳凰城古蹟] 岫處僻壤非東西南北之衝無車馬冠蓋之繁一寥落山城耳然地方千里東隣朝鮮南瀕大海兼有鳳凰城為之附庸 ...
-
曾国藩:以治兵自强为第一义,在选将练兵上切实用功
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统治,曾国藩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地镇压太平军. 他不仅创建了湘军,还参与组建了淮军.练军,在建军.治军和作战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原则. 由文臣转而成为著名的军事家,他为推进晚清军事 ...
-
《尉缭子》卷3制谈诗解1能禁则胜自禁禁人
题文诗: 凡用兵也,制必先定,则士不乱,其形乃明. 金鼓所指,百人尽斗.陷行乱阵,千人尽斗. 覆军杀将,万人齐刃.天下莫能,当其战矣. 古时之兵,士有什伍,车有偏列.鼓鸣旗麾, 先登先死,其未尝非,多 ...
-
《尉缭子》卷3制谈诗解2令明法审明制养勇
题文诗:民非乐死,而恶生也,号令严明,法制审故, 能使之前.明赏于前,决罚于后,如此是以, 发能中利,动则有功.百人一卒,千一司马, 万人一将,以少诛众,以弱诛强.试听臣术, 足使三军.诛无失刑.父不 ...
-
《尉缭子》卷3制谈诗解3令出信行农战用贤
题文诗:今国被患,重宝出聘,爱子出质,地界出割, 而得助卒.名为十万,不过数万.其兵来者, 君谓将曰:无为先战.其实不可,得而战也. 量境内民,无伍莫正.经制十万,之众而王, 必能使之.衣吾衣也,食吾 ...
-
《韩非子》卷47八说诗解4明法富强仁暴亡国
<韩非子>卷47八说诗解4明法富强仁暴亡国 题文诗: 母爱弱子,不可为前.子有僻行,使之随师; 子有恶病,使之事医.子不随师,则陷于刑; 子不事医,则疑于死.慈母虽爱,其无益于, 振刑救死 ...
-
《尉缭子》卷8武议诗解3胜兵似水将者不剑
<尉缭子>卷8武议诗解3胜兵似水将者不剑 题文诗: 将不制于,天地人也.兵者凶器;争者逆德, 将者死官,用不得已.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无主于后,无敌于前.一人之兵,如狼如虎, 如风如雨, ...
-
《尉缭子》卷5攻权诗解1将诚兵必爱威并施
题文诗: 兵以静胜,国以专胜.力分者弱,心疑者背. 夫力弱故,进退不豪,纵敌不擒.将吏士卒, 动静一身.心疑必背,计决不动,动决不禁. 异口虚言,将无修容,卒无常试,发攻必衄. 疾陵之兵,无足与斗.将 ...
-
《尉缭子》卷5攻权诗解2义战全胜至义自胜
题文诗:战不必胜,不可言战;攻不必拔,不可言攻. 不然者虽,严刑重赏,不足信也.信在期前, 事在未兆.故众已聚,而不虚散,兵已出也, 而不徒归,其求敌也,若求亡子,其击敌也, 若救溺人.分兵守险,其无 ...
-
《尉缭子》卷5攻权诗解3威胜周审因虚而攻
题文诗:兵有去备,彻威而胜,以其有法.器用早定, 应敌也周,总率也极.五人而伍,十人而什, 百人而卒,千人而率,万人而将,用周已极. 朝死朝代,暮死暮代.权敌审将,而后举兵. 故凡集兵,千里旬日,百里 ...
-
《尉缭子》卷8武议诗解1兵义诛暴杀大赏小
题文诗: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无辜之人. 杀人父兄,利人货财,臣妾人女,此皆盗也. 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 农不离田,贾不离肆,士大夫不,离其官府, 由其武议,在于一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