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和毅力是早期发现疾病的克星

通常,我会给大家普及医学知识,讲到自我健康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防病于未然,其次是没病找病,应该守住的底线是早诊早治,最差的境界是一拖再拖!而这个底线的早诊早治的基础,就是早期发现疾病。怎么样才能早期发现疾病呢?就是人们需要关注自身的感觉,比如,有没有疼痛?有没有发热?有没有咳嗽?有没有食欲不好?有没有体重下降?有没有乏力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以及其他的不同寻常的不舒服症状,需要立即找医生看诊,争取查出来背后的原因,才能做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民间,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一个壮汉,活不过一个“药罐”!这句俗语有没有道理呢?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平时自认为有很好的隐忍能力,也有很好的毅力,除了繁忙的日常医疗工作,带教,讲座之外,我还办了个个人微信公众号,坚持了六年,每天推出一篇原创文章,要知道,我这样的工作量,就算是一个专业做自媒体的人,就算是一个小团队,都不一定能够完成。我的时间从哪里来?挤出来吃饭的时间,吃饭狼吞虎咽,挤出来候飞机,候火车,坐飞机,坐火车的时间,挤出来上班前,下班后的时间,电视剧一概不看,也就是用上了我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在享受着别人对我赞誉的同时,我在消耗着自己的健康!不仅如此,我甚至以为,时间就像是海绵里边的水,只要是挤一挤,总会有水流出!于是乎,又挤出来早晨健步走路上的时间,拍科普视频,仍然是维持每天一更新,我以为我可以永远走下去!

就在春节前,我突然发现我的体重在下降,按照我的消瘦诊断思路:1.生理性主动减重,也就是吃得少了,活动多了;2.糖尿病;3.甲亢;4.中老年优先考虑恶性肿瘤;5.年轻人优先考虑感染消耗性疾病;6.神经性厌食。我最可能是得了糖尿病,也不能除外恶性肿瘤,赶紧去查空腹血糖,14.2,唉!我这是妥妥地得了糖尿病!

赶紧请假住院,带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检查可能存在的问题,当内分泌医师询问我的症状:“有没有吃得多?爱饥饿?”,“没有,我平时就控制体重,控制饭量,只是最近放宽了进食量仍然掉体重。”,“有没有烦渴?多饮?”,“似乎有点口渴,平时上门诊,我都顾不上喝水。”,“有没有盗汗?”,“没有。”,“有没有乏力腿困?”,“有些乏力,总觉得克服一下就过去了,腿困是有一些,觉得走路抬不起来腿。”。他们对我说,我这些都是糖尿病的症状!

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当血糖降下来的时候,我原本以为是因为屋子里暖气足而晚上出汗的情况消失了!我这才明白,我那所谓晚上热得出汗其实是糖尿病引起的盗汗!接着,我那每天酸困的腿突然没有了酸困的感觉,我也这才知道,我那腿困,乏力,其实也是糖尿病的症状!

回头再来解释那句俗语,为什么壮汉活不过“药罐”?那是因为,平时身体强壮的人,会喜欢隐忍,会有很好的毅力,他们根本不会把身体出现的小小不适当成疾病的早期症状,而是一忍再忍,等到实在是忍不住了,才想起来自己可能是得病了,而此时的疾病,往往是已经非常严重,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而那些平时病怏怏的“药罐”子,他们的身体稍有风摧草动,就会立即警惕起来,赶紧找医生看诊,也就早期发现了问题而得到了及时治疗。

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我的血糖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痛定思痛,我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了这样的教训,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体力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有隐忍能力,我们也可以有毅力,但是,如果我们不顾自己的身体,一味对自己的极限挑战,牺牲的将是自己的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隐忍和毅力,会降低我们的体感,削弱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能力,不利于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症状,所以我说——隐忍和毅力,是早期发现疾病的克星,大家认可吗?请大家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朋友,为了工作,为了社会,适度隐忍,适可而止的毅力,对于自身的健康太重要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