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仝故里征文‖郑坪花开(李娟)

郑坪花开
李 娟

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在濛濛细雨中,我们走近郑坪。雾气在山顶缭绕,让郑坪的山更绿更润,也让山间的桐树花更加夺目。多年来,我是那样喜欢一棵棵开花的树,梨树、桃树、杏树、李树,开花结果,从始到终,给我们的是美好和甜蜜。然而,郑坪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震撼到了我。枝枝丫丫上都开满了花儿,挤挤挨挨,层层叠叠,远望去,壮美、磅礴。

来郑坪之前,早就知道九里沟景区附近的那些年小镇,是依托三线建设“五三一”历史遗址建立起来,而且知道老兵工酒店节假日时非常火爆,需要提前好多天才能预定到客房。
赏过九里飞瀑,造访过禅堂,探寻过红色足迹原大寨,始终不知道这些都是郑坪村的一部分。村支部书记王卫东介绍郑坪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时,猛然想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句话。郑坪村是思礼镇面积最大的一个村,10个居民组,900多口人。境内奇峰飞瀑、景色秀美,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别开发了九里沟景区和那些年小镇项目。
当我问到,这些项目给村里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时?王卫东说,用俺三婶的话说,原来谁能想到六七十岁的人还能找到工作,还能有工资。旅游项目增加了村民收入,是最直接的变化。村里有100多口人都在那些年小镇工作。卢仝茶园的采茶工,老兵工酒店的园林工、保洁员,都是村里的群众,经过培训后走上工作岗位,每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不出村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工作环境不用说,绿水青山相伴,工资月月兑现,这些对他们来说原来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已经从梦想成为现实。每到节假日,老兵工酒店客房爆满,郑坪的村民也忙得不亦乐乎。旅游项目的效益好了,收入多了,人心乐了,那些年小镇里的人们笑容自然也多了。这是不是旅游发展带来的双赢呢?

立夏那天,再次造访郑坪,和村支书王卫东联系时,他也忙得分不开身,因为他还要负责旅游安全工作,五一期间,游客剧增,人多车多,安全是头等大事。当我说明来意时,电话里都可以听出来他的开心,我们郑坪每到节假日真的好忙。他说,为了让你更清楚村里的情况,我把我的老师,村里的老村支书也带上。 老支书王贵武70多岁,面色红润,声音洪亮。说起来村里的情况,细枝末叶都了如指掌。
郑坪村共有上千亩土地,分散在大大小小的山坳里,原来村民主要靠天吃饭,一年到头忙忙碌碌,粮食产量不高,收入自然甚微。但郑坪的山清泉飞瀑,植被丰富,负氧离子高,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好山好水种好茶结好果,经过村民同意,村里流转土地800多亩,分别集中种植龙井茶和猕猴桃,村民一方面可以在茶园和猕猴桃园打工赚钱,另一方面每亩地每年也可以得到650斤的粮食补偿。
他们带我到的第一站是卢仝茶园,在九里沟景区门口右边的山坪上。九里沟是唐代诗人、“茶仙”卢仝的故里。《七碗茶歌》早已久负盛名。茶园有一百多亩,主要种植龙井,分春茶和秋茶。说起龙井茶,大家都想起西湖龙井,北方的气候和地势,很难栽培茶树,可龙井的确在九里沟发芽扎根了。
立夏时,春茶已经收尾,在茶园遇见一位正在采茶的大姐,身着绿色上衣,浅黄色的卷发,挎着竹篮子,采茶的手法娴熟,脸上洋溢着笑容。当我说给拍张照片时,她还有些羞怯,可采起茶来,一会儿功夫就自然而然了。村里的妇女是卢仝茶园的主力采茶工,平均每天的收入有一百多块钱,采茶要依据时间,其实多数时候都是干半天歇半天,有时歇不住,就到南坪古村的工地上干些零活,十多天下来就是两三千元。大姐说,无事生非,还不如多干些活,赚钱也是一件开心事。
茶厂门口就是一大片茶园,在我拍照时,老支书对新支书说,你看看,有两片新叶子的才是好叶片,才能做出好茶。他俩是师生,更像是父子。我拍下照片给他们看时,老支书说,其他村里的新老村干部和仇人一样,我们村可不是这种情况。新支书说,我全靠老师带着呢。我说,你俩齐心协力,村里才会发展的更好。你们都感动到我了。两个大男人听我说着,竟然不好意思笑了。一个村子的发展,离不开稳定团结的主心骨,你把山山水水,沟沟坎坎,放在心里,村民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从茶园出来后,老支书说,现在猕猴桃正开花呢,要不要去看看。顾不上午后的大太阳,我立即欣然应允。第一次知道我们济源的深山里还有猕猴桃园,以往总觉得那是外来的物种。特别想看看猕猴桃在济源大地扎根后,到底是怎么开花结果的。
山路弯弯,两旁绿树成荫,满山、满眼的绿,山风怡然,听着老支书的介绍,更是心潮澎湃。身为济源人,对我们济源的了解的确太少太少。我们的车子一直开到了大山深处,要想富先修路在我们济源真是一条至理名言,也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没有路,山里的人不好走出去,山外的人也不好到山里。猕猴桃种植园就在山半腰,一块块、一排排,整齐划一,完全是规模化、精细化。
老支书介绍说,郑坪村里的猕猴桃是市农科院引进的品种,每年都要进行几次技术指导,属于无公害产品,口感好,甜度高,每年光采摘都不够,根本不发愁销路。一棵树上少则三五十斤,多则上百斤。刚成熟时,一斤五六块,后期每斤两三块,挂果快,收益高,种植户和负责管理园子村民都高兴。猕猴桃的花是白色的,在架子上也是挤挤挨挨,想象着再过段时间,也是满架的果子。到那些年小镇的游客们,又可以享受深山采摘的乐趣,品尝到甜蜜多汁的猕猴桃。郑坪的村民脸上又要乐开花了。
这些年,随着那些年小镇项目的不断推进,郑坪村的村容村貌也越来越美,工作岗位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开始陆续返乡,投入各个旅游项目建设中。在去南坪古村的路上,遇见几个打造景观墙的工人。村支书告诉我们,这都是村里的人。我问其中一位老人,每天可以收入多少钱时。他笑呵呵地说,每天一百多吧。笑容里都写着知足和幸福。
许多年的郑坪是热闹喧嚣的,三线建设如火如荼。郑坪的今天是繁花似锦的,老兵工酒店、南坪古村、清农学堂、卢仝茶园......这些落地生根的旅游项目,为郑坪的绿水青山增色,为勤劳能干的村民增收。旅游富民从文件里落实到了郑坪村民的心坎上。

作者近照

 李娟,笔名西岭蔷薇,供职于河南省济源市行政服务中心,济源作协会员,喜欢读书,运动,养些花花草草,热心公益,热爱诵读,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

卢仝故里征稿启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庆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展示思礼镇的伟大成就,再现思礼镇的社会、经济、人文风貌,决定在思礼镇开展一次“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思礼镇征稿活动。

一、主办单位

思礼镇人民政府

济源市作家协会

二、承办单位

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

三、征稿要求

1、展现思礼镇的新景象、新风貌、新成就。

2、体裁以诗歌、散文、故事为主。

3、诗歌30-50行,其它作品不超过3000字。

4、截稿时间为2021年5月30日

(0)

相关推荐

  • 老支书王叔

    老支书王叔 文/刘婷婕 王叔年轻时是村里最好学勤奋的青年,所以村里派他出去培训,回来后做起农业技术员工作.小时候,每天都有很多前村后村的村民光顾他家,像开小卖部一样热闹.有的近邻早上端着饭碗就过来跟他 ...

  • 抗疫专栏‖上榜作家·李会香:情暖小屋(散文)/主编:仝仲堡

    ◆◎作家李会香作品精选◎◆ ⿻情暖小屋 作者/李会香(河南济源)  主编/仝仲堡(山西)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从南到北席卷了整个中国.2020年的春节,安静却不平静.街道两旁整齐地 ...

  • 附城南岭背茶园之美|采茶村民采摘忙

    清晨的风纯纯的,带着一缕缕茶香,入春以来嫩的茶芽就这样露出了尖尖的脚丫.小鸟清脆地声响回荡在清香四溢的茶园内,发出阵阵欢快地鸣叫,在这如诗如画的季节里,也走来了附近周边来这里采茶的村民.或单独成行,或 ...

  • 卢仝故里征文 ‖ 南坪新韵(尹喜梅)

    南坪新韵 尹喜梅 谷雨,落雨纷纷.润泽原野,也肥沃心灵. 一簇民居,在烟雨中打坐.时光的指节敲响暮春的门扉. 樱桃花落了,圆润的果子挂在树梢.白雪般的落花和主人一去不复返.这一个落雨的天气,我想念身穿 ...

  • 卢仝故里征文‖“礼清书斋”读思礼 (刘克庆)

    "礼清书斋"读思礼    刘克庆 在美丽的万阳湖畔,有一座窗明几净的"礼清书斋",斋内清静.清雅,书架排排立,书案台台新.放眼窗外,淼淼湖水映清翠,俯读典籍,册 ...

  • 卢仝故里征文 ‖ 思礼,我从你的世界走过(任芳)

      思礼,我从你的世界走过 任芳 在岁月的长河中,如果你记住了某些人或事,必然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如我,每次路过思礼,都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故事的开头都是这样,适逢其会.1996年春天,清明节,同事约 ...

  • 卢仝故里征文 ‖ 思礼散章(刘帆)

    思礼散章 文/刘帆 01 春末夏初,是一场花开花落的朝暮. 要说,花自开自落,本与人无关.但执着于理想主义情怀的博尔赫斯,仍然对花心存感激,于是诗句便在他的笔下飞珠溅玉:花开给自己看,却让许多眼睛,找 ...

  • 卢仝故里征文‖勿忘乡愁 (卢广韶 )

    勿忘乡愁 卢广韶 引言:卢仝故里--思礼村,古称虎山村,亦称虎头山村,因其村北的一座酷似卧虎的山而冠名.相传公元618年李渊长安登基,唐人避讳其祖父唐太祖李虎的名讳,故将虎头山村易名武山村,清代设置武 ...

  • 卢仝故里征文‖四大名片亮思礼(陈书生)

    四大名片亮思礼 ⊙陈书生 01 万洋冶炼 刨土的双手刨出真金白银 历经千锤百炼 漂洋过海 价值何止万洋 信不信不由你 打入全国民企500强 像一枚闪光的图钉 钉在版图上 02 卢仝茶 那壶茶 烹了上千 ...

  • ​卢仝故里征文‖万阳湖畔话思礼 (李淑君)

    万阳湖畔话思礼 李淑君  万阳湖美,美在他的烟波浩渺,美在他的鸟语花香.无论在什么季节去万阳湖,你都能找到一份惊心动魄,白日有白日的入眼繁华,黑夜有黑夜的夜色阑珊.万阳湖,绿地生茵,鲜花成海,飞鸟列队 ...

  • 卢仝故里征文‖谷雨,去拜访一座红色小镇 (安安)

    谷雨,去拜访一座红色小镇 安安 谷雨那天,在春气融融中回了趟老家,去拜访那座生我养我的红色小镇.  01 老家所在的小镇叫"思礼",源于一位烈士的名字.如今,在镇政府所在地思礼村, ...

  • 卢仝故里征文‖那山,那水,那人家 (远岫)

    那山,那水,那人家 作者:远岫 01 山,是万羊山. 万羊山是济源城西第一山.曾经叫过武山.虎头山.虎山......后来,山顶建起了九仙圣母庙,清明时节,有四方香客前来祈子祈福.筑庙之时,材料靠山羊驮 ...